总则为深化《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适应行政区划调整要求,贯彻常熟市城镇发展战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编制《常熟市辛庄开发区总体规划》,指导常熟市辛庄开发区规划、建设和管理。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89年;2、《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GBJ137-90);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实施细则》(1995年);4、《江苏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5、《常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指导思想1、适应乡镇调整的需要,整合空间资源。2、兼顾前瞻性、合理性、可操作性,使规划既科学合理又便于实施。3、建立便捷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和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4、以建设生态型可持续发展的开发区为目标,合理组织绿地系统。5、认真研究开发区的发展时序,近期紧凑发展,远期留有余地。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东至改道的省道227,西到苏虞张一级公路,南至辛庄镇域的南界,北到元和塘东的镇域北界及元和塘西的规划锡太一级公路,。重点解决的问题1、综合协调与中心城区及各周边城镇之间的关系。2、合理组织开发区的内外交通,形成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体系。3、合理整治水系,构筑开敞完善的绿化空间,营造富有特色的水乡环境景观。4、建设时序。开发区性质、规模开发区性质重点发展电子、机电一体、精密机械、新型家用电器、精细化工、生物医药、纺织、服装等产业的综合性开发区,现代化小城市。人口规模开发区可容纳居住人口为18万人。就业岗位预测开发区可提供工作岗位数为:,其中:,占就业岗位的75%。辛庄开发区总体布局用地发展方向开发区的用地发展采用向心式的发展策略。原杨园镇区向南发展,机械(杨园)工业园向北发展为主,适当向南;原辛庄镇区向西、向南、向北发展,电子(台资)工业园向西、向东发展,生物(隆力奇)工业园向北发展;通过建设用地的整合,形成布局完整有机的整体。规划结构开发区规划为单中心团块状布局结构,形成北居南工的总体布局。建设用地规划居住用地规划原则1、建设高品质的居住环境,稳步提高居住水平和质量,高起点地规划建设,做到统一开发、配套建设,一次规划、分期实施。2、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观,加强绿化等配套设施建设。3、坚持新区建设和旧区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全面提高居住质量。近期以建设新区为主,中远期以改造旧区为主。4、新区建设住宅以多层为主,农民住宅要集中建设,提高土地利用率。,%,。原辛庄镇区居住用地向西、向北拓展,与张港泾居民点形成辛庄开发区集中的居住发展地区;原杨园镇居住用地进行整合,调整形成一定规模、环境质量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居住区;吕舍居民点保留现有的格局并进行整合,形成布局较为完善的居民点。结合开发区的布局形态将居住用地划分为:杨园居住区、元和塘西居住区、辛庄居住区、开发区东北居住区及元和塘东居住区五个居住区及吕舍居民点。1、辛庄居住区辛庄居住区主要以原有的辛庄镇居民点为基础,其范围为东至辛安塘,西到隆台路,南至万峰路,北至轻纺工业园。,。2、元和塘东居住区规划范围为东到隆台路,西至元和塘路,南至纬七路,北至纬二路。居住用地面积为88ha,。3、东北居住区规划范围为南至潭塘河,北到纬二路,东至常辛西路,西到隆台路。居住用地面积为126ha,。4、杨园居住区规划范围为南到杨辛路,北至规划北界,东至经三路,西至苏虞张辅道。居住用地面积为151ha,。5、元和塘西居住区规划范围北到杨辛路,南至纬六路,东到经二路,西至经一路。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73ha,。6、吕舍居住小区(居民点)规划范围北到吴吕路、南到隆力奇路、西至常辛路、东到经九路。规划居住用地面积为42ha,。社区设施配置开发区社区的设施配置应朝智能化、多功能化努力。具体设施配置如下表:社区设施配置一览表社区设施内容设施类别街道社区基本社区社区单元社区组织社区安全社区管理设施街道办事处派出所社区服务中心社区委员会物业管理社区服务中心居委会社区文化社区社区文体设施文化艺术中心体育场(馆)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场所邻里活动室儿童游戏场所社区卫生社区服务服务设施社区福利设施敬老院、残疾人、托养所托老所社区卫生设施街道医院社区保健点综合便民设施社区服务网点便民服务点社区环境社区环境设施公园社区居民广场社区集中绿地组团公共绿地楼间绿地市政公用设施集中小汽车停车场设施密封式清洁站自行车、汽车停车设施垃圾收集点中小学配置1、完全中学:规划完全中学二所,一所利用原杨园中学扩建,一所在东北居住区内新建,
常熟市辛庄开发区总体规划文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