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及改革.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2010)39.(27分)在探讨“中国计划经济的形成和变革”问题时,某同学发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兴起了一股计划经济思潮,并摘录了以下材料。请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在下列问题的指引下,进行深入探究。材料:许多人“对苏俄表示同情之美感,有的甚至替它大事鼓吹,以为苏俄成功之秘诀,在于它的社会经济制度,因为这个制度是有计划的,有组织的。”——据《东方杂志》(1933年)“在内外层层叠叠的高压状态底下的中国”,最急需的是“整个地实行社会主义的统制经济(计划经济)和集体生产”。——据《申报月报》(1933年)“左倾的也好,右倾的也好,大家都承认放任经济的末日到了。”——据《独立评论》(1934年)2020/6/242(1)从国际和国内两方面分析20世纪30年代计划经济思潮在中国兴起的原因。(6分)(1)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放任经济破产;(2分)苏联计划经济体制取得巨大成就;(2分)中国内忧外患。(2分)2020/6/243C政治经济思想文学十月革命《和平法令》《土地法令》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马克思主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政治经济思想孙中山受共产国际影响改组国民党新经济政策利用商品货币关系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思想政治经济思想影视一边倒反法西斯战争斯大林模式马克思主义思想《波将金号战舰》《渔光曲》在1935年莫斯科国际电影节上获得荣誉奖主题串联斯大林模式中国的“一五计划”三大改造人民公社化(彭湃中学第一次摸底考试)材料三:“经历1914-1945年的“大灾难”时期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星期了一股重大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而在经济活动的全球化方面,同样也掀起了一个极为强大先进的发展。”——霍布斯邦《极端的年代:1914——1991》(4)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那些历史因素推动了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在经济方面的“改革与重组之潮”,这些经济上的“改革与重组”有何共同之处?(4)影响因素:经济危机、大萧条的教训;借鉴罗斯福新政的经验;30年代苏联经济建设成功的经验;凯恩斯主义的影响;战后恢复重建的需要;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与发展。(任答对1点给2分,满分不超过6分)共同之处: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推行福利政策。(4分)主题串联赫鲁晓夫改革苏共二十大政治经济思想科技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改革两弹一星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及改革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623466021
  • 文件大小230 KB
  • 时间20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