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保守国家秘密是公民的义务。做好保密工作是一切机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应尽的责任。第一章保密工作基础知识1、什么是保密?“保密”是一种社会行为,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人为地控制某些信息,使之不被扩散的行为。2、什么是保密工作? 保密工作是指按照我国《保密法》的规定,为保守国家秘密而进行的工作。我们党和国家的保密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一是由各级党委、党组保密委员会实施的领导和决策工作;二是由各级政府保密工作部门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三是由各级党政军机关及国有企事业单位内的保密工作机构实施的保密管理工作;四是由具体业务部门承担的、渗透在各项业务工作中的保密工作。 3、什么是国家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第二条规定:“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从定义看,国家秘密由三个基本要素组成: (1)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这是构成国家秘密的实质要素,是准确判定某一信息是否属于国家秘密的关键问题。(2)依照法定程序确定:这是国家秘密的程序要素。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信息,必须在履行确定相应密级的程序后,才能成为法律认可的国家秘密。所谓法定程序,是指《保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办法》(简称《保密法实施办法》)就确定、变更国家秘密的密级和保密期限以及解密所做出的一系列相应的规定。 (3)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人员知悉:这是国家秘密的时空要素。国家秘密不可能是永远的秘密。随着一定的时间和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或变更密级或解密。国家秘密的三个基本要素互相联系,缺一不可。 4、国家秘密的密级是如何划分的?《保密法》第九条规定,我国的国家秘密的密级分为“绝密”、“机密”、“秘密”三个等级。划分三个等级的标准是:“绝密”是最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机密”是重要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严重的损害;“秘密”是一般的国家秘密,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损害。以法律的形式对国家秘密等级做出基本规定,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区分了不同密级与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关系程度不同,泄露后所造成的损害程度是有区别的;二是不同密级的国家秘密,所采取的保密措施也不同,特别是绝密级的国家秘密,应采取特别的保密措施;三是为规定保密范围、区分不同密级提供了法律依据。5、涉密人员应当履行哪些保密义务和责任(1)制作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资料及其他物品属于国家秘密的设备及产品(以下简称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2)收发、传递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3)使用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4)复制、摘抄、汇编密件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5)携带密件、密品外出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6)保存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7)销毁密件、密品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8)组织、参加涉密会议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9)对外提供信息、投递稿件、著书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10)在社会交往中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11)出境和在境外活动期间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12)涉密人员离职时应当遵守有关的保密规章制度;(13)涉密人员自己发生泄密事故时,必须立即采用补救措施并及时向所在机关、单位报告,不得隐瞒。发现他人违反保密规定泄露国家秘密时,必须立即予以制止,并及时报告保密工作部门和有关机关;(14)涉密人员必须自觉接受保密教育和保密监督检查。6、当前泄露国家秘密的渠道主要有哪些?(1)对外交往与合作中的泄露;(2)新闻宣传和出版方面的泄露;(3)通信和办公自动化方面的泄露;(4)信息咨询服务方面泄露;(5)人员流动造成的泄密;(6)少数人受私利驱动,非法提供或出卖国家秘密。第二章国家秘密载体的保密管理1、什么是国家秘密载体?国家秘密载体是指以文字、数字、图像、声音等方式记载国家秘密信息的纸介质、磁介质、光盘等各类物品。国家秘密和载体之间既相互联系又有区别。国家秘密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来存储和传递。国家秘密是一种特殊的信息,载体是它的存在形式。2、国家秘密载体有哪些种类?国家秘密载体形式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类:(1)纸介质载体:是以文字、图形、符号等书面形式记录国家秘密的纸介质载体。如国家秘密文件、文稿、文书、档案、电报、信函、图纸及其他图文资料等。人们通常把这类载体统称为国家秘密文件、资料。国家秘密文件、资料是目前实际工作中使用最多、最常见的录录着国家秘密信息的计算机的磁盘(含软盘、硬盘、U盘)、磁带、录音带、录像带等。(3)光介质载体:
保密知识读本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