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1957年资料11 虎骨酒.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957 年资料 11 虎骨酒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 应当努力发掘, 加以提高。前人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学习, 尤其是八十年代以前的资料, 几乎没有功名利禄的水分,医风纯朴,其真实性、实用性、可靠性均很高。虎骨酒朱晟虎骨酒——在千百年来, 是一种民间信仰很高的药酒, 几个大药店如北京同仁堂等的产品, 更为驰名。现在, 我们根据古代文献的记载,及现代实际上的配制经验,把虎骨酒的来源和处方变化过程,以及合理的配制方法要点, 做些分析和介绍。此外, 对于虎骨酒所用药料的性能,也做一些简述。处方的来源和变化弄清了这个问题, 等于吸收了古人的经验。南北朝以前的医方中, 未见有用虎骨的,陶弘景(452 ~ 536 年)的“本草经集注”才开始记载它,关于虎骨酒的名称,唐朝王焘“外台秘要”(752 年)卷 15转载南齐(479 ~ 502 年)的“徐文伯方”中就有了,可证虎骨最早的药用剂型之一, 就是药酒。其后在唐孙思邈“千金要方”(652 年)卷 19, 崔元亮的“海上方”(785 年~ ) 中也有它, 这三种文献的说法, 大体上是相同的,孙思邈为:“治骨虚酸疼,虎骨酒方: 虎骨一具,通炙,取黄焦汁,尽碎之如雀头大,酿米三石,麹四斗,水三石,如常酿法,所以加水麹者, 其骨消麹而饮水,所以加之也。”现代配制虎骨酒,均用经过蒸馏的酒精含量在 65% 以上的烧酒, 但烧酒是晚到元朝才有的, 元朝以前, 只有酒精含量仅约 10% 的黄酒, 浸出力较差, 所以唐朝人才把虎骨、米、麹等掺和在一起共酿, 以求多浸出些虎骨成分, 并保持较高的酒精含量, 以利存贮。中唐时代的大臣兵部尚书李绛,在他的“文集”(806 ~ 821 年前后) 也以切身的体验来推崇“虎骨酒”的功效。宋朝的时候, 法定的医方书“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 虽然没有酒剂,但私人医方中,仍常用虎骨酒,如许叔微(12 世纪)的“本事方”,药味为六种,南宋严用和的“济生方”卷3 ,虎骨酒( 原名为黄耆酒) 的药味就增加到 15 种了。唐宋之间,除单味的虎骨酒外, 7 世纪时“删繁方”的虎骨酒,是由十味药配成的,唐代的“千金要方”和宋朝的“三因方”(1174 年) 都曾转载了这个处方,是当时常用的成药。到了明朝,常用的有吴昆“医方考”(1586 年) 的史国公酒,是由虎骨等 15 味药配成的,及龚廷贤“万病回春”(1615 年) 中风项下“治手足麻痒久痛”的虎骨酒( 原名为仙传药酒方), 药味多到 74 种。现代各地所制售的虎骨酒,方剂内容颇不一致,多是沿用清朝的处方, 大部分都是数十味药配成的, 而同仁堂的产品, 所用药料有 147 种。中药方剂里药味的变化和发展规律, 一般的多是由单味药转入复方, 但药味大抵在十余味到二十余味之间, 属于例外的, 就是风湿类的成药, 虎骨酒即其中的一种。它的变化过程, 假如把各个时代的虎骨酒处方加以排队及核对, 就可以找出一些缐索来了。南北朝及唐初的虎骨酒, 本来是单方, 李绛增了羚羊角及芍药两味,宋“本事方”有加有减成 6 味, “济生方”成 15 味,此外,唐宋之间尚常用一种十味药配成的虎骨酒, 这一种变换药味的方法, 称为“加减方”。“万病回春”除加减外, 又把用途相似的史国公酒中的多种药料也合并进去, 两个或两个以上方剂的复合, 一般称它是“套方”。现代的虎骨酒, 大部分是

1957年资料11 虎骨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