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处理技术导则(试行)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安徽省城建设计研究院2015年2月前言安徽省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大多数排放进入封闭性或缓流的河湖水体。虽然省内污水处理水平及尾水排放标准逐步提高,但是污水处理厂尾水进入封闭河湖,难于满足水环境质量的要求。因此,为改善封闭河湖以及城市水体的污染情况,利用湿地技术进一步提高城镇污水处理厂的尾水水质,制订本导则。本导则规定了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处理技术工艺流程、技术措施、施工、验收、运行及管理的技术要求。本导则由安徽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解释。目录1总则 12术语 23工艺流程 64技术措施 155施工与验收 186运行与管理 ,促进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用湿地技术提高安徽省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以减少污染负荷、改善城市河湖水质。,有可供利用的自然条件(土地、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土壤以及动植物生态等)时,宜采用湿地技术对污水处理厂尾水进一步处理。,主要的水质指标(CODCr、BOD5、NH3-N、TP等)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Ⅳ类水标准:CODCr≤30mg/L,BOD5≤6mg/L,NH3-N≤,TP≤()。注:对于有更高水质要求的应按照环评批复要求执行。,因地制宜全面调研和分析,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充分考虑当地的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条件。2经济适用,美观节能注重建设和运行的经济性,优化设计,节省投资,降低运行费用,考虑景观效果。3先湿地技术(自然湿地及人工湿地),后其他工程措施。应优先考虑采用湿地技术提高排入封闭水体的污水厂尾水水质。,除应符合本导则外,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在土壤浸泡在水中的特定环境下,生长着很多湿地水生植物。湿地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拥有众多野生动植物资源,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底面铺设防渗漏隔水层,充填一定深度的基质层,种植水生植物,利用基质、植物、微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三重协同作用使污水得到净化。按照污水流动方式,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潜流人工湿地。,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从池体进水端水平流向出水端的人工湿地。。、人工湿地进水水质要求及减轻湿地污染负荷,在人工湿地前设置的处理工艺。,在人工湿地后设置的处理工艺。、吸收作用的填充材料,包括土壤、砂、砾石、沸石、石灰石、页岩、塑料、陶瓷等。。潜流人工湿地的水力停留时间按公式(1)计算:(1)式中:t——水力停留时间,d;V——人工湿地基质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括基质实体及其开口、闭口孔隙,m3;ε——孔隙率,%;Q——人工湿地设计水量,m3/d。。按公式(2)计算:(2)式中:qos——表面有机负荷,kg/(m2·d);Q——人工湿地设计水量,m3/d;C0——人工湿地进水BOD5浓度,mg/L;C1——人工湿地出水
安徽省污水处理厂尾水湿地处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