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货币与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的出现与演进一、货币起源的各种学说 1 、中国(1 )先王制币说——为解决民间交换困难(2 )交换需要说(司马迁) ——为适应商品交换需要 2 、西方(1 )创造发明说( J. 鲍鲁斯) ——国家创造(2 )便与交换说(亚当· 斯密) ——为解决直接物物交换的困难(3 )保存财富说( J. 西斯蒙第) ——为保存财富 3 、马克思(1 )货币的定义: 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2 )一般等价物:商品交换的媒介· 各种货币起源学说都承认货币的产生与交换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货币是为了解决交换中的难题而产生的。· 货币与商品伴生, 是商品交换发展的必然产物。二、货币形式的演进(一) 币材:充当货币的材料或物品(二)币材具备的特质: (1 )价值较高,用少量的货币完成大量的交易(2 )易于分割,分割后不影响价值,以便实现价值量不等的商品交易(3 )易于保存,不因时间长久而减少价值,可频繁交易,保存购买力(4 )便于携带,便于扩大交换区域(三)货币的种类(1) 商品货币:本身是普通商品,具有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①实物货币:自然界存在的或者人们生产的用来充当货币的物品两个要素: a 、罕见或相对珍贵 b 、容易转让②金属货币:以金属作为材料的货币(优势:价值稳定、易于分割、储藏) 金属充当货币采取过的两种形式: a、称量货币: 以金属条块的形式按重量流通的金属货币 b 、铸币:铸成一定形状,由国家证明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2) 信用货币: 流通中以其发行机构的信用做基础而发挥货币各项职能, 作为普通商品几乎没有价值①纸质货币(纸币、银行券) :包括国家发行的纸质货币符号、商人发行的兑换券,银行发行的纸质信用货币等②存款货币(无形) :能够发挥货币交易媒介和资产职能的银行存款,包括:可直接转账支付的活期存款和企业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等(优点:快速、安全、方便) ③电子货币: 以金融电子化网络为基础, 通过计算机网络系统, 以传输电子信息方式实现支付功能的电子数据。需要借助一定介质,通常是利用卡基支付工具、网上支付和移动支付。· 货币形式的演变:从低级到高级、从无形到有形,从注重币材价值到注重交换媒介便利度,降低交易成本。第二节货币的职能与作用一、货币的职能: 货币固有的功能(一) 交换媒介职能( 货币独有的、最基本的职能): 货币在商品交易中作为交换手段、计价标准和支付手段,从而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便利商品交换的职能实现该职能的三种方式: (1) 交换手段:货币在商品交换中作为中介,通过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两个特点: ①必须使用现实货币②不停流通,只关注购买力而非本身价值(2) 计价标准: 用货币去计算并衡量商品或劳务的价值, 从而为商品或劳务的交换标价( 可极大地便利交换, 不用现实货币) (3) 支付手段: 货币作为延期支付的手段来结清债权债务关系( 商品交换与货币支付在时间上不一致) · 货币发挥交换媒介职能主要是与商品交换发生联系,发挥交换媒介职能的货币量多少影响货币交换的效率和价格。· 作为交换媒介而产生的货币需求通常称为货币的交易性需求,与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共同构成货币需求。· 货币供求均衡是物价稳定的重要保证: * 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量,物价下降,通货紧缩; * 货币供给量>货币需求量,物
金融学重点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