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情绪理论 和云峰博士/文 著名心理学家艾利斯有一个著名的“ABC情绪理论”。他认为,人的情绪主要根源于自己的信念以及他对生活情境的评价与解释的不同。即事情的前因(Antecedent),透过当事者对该事情的评价与解释,以及对该事情的信念(Belief)这个桥梁,最终才决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Consequence)。 ABC情绪理论是我比较偏爱的一个理论,简要的说就是: A(事件) B(认知/看法) C(情绪/结果) 相关 不相关 不相关 相关 相关 相关 对于一件事情发生的结果或者情绪,通常有三种看法: 1)事件发生后,产生的结果或情绪,仅取决于这件事本身,而和人们的看法、认知没有关系; 2)事件发生后,产生的结果或情绪,仅取决于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认知等,而和这件事本身没有关系; 3)事件发生后,产生的结果或情绪,不仅和这件事本身相关,而且和人们对这件事的看法、认知等相关。 正确的选项是:2)。 它的核心观点就是:一个事件发生后所产生的情绪及结果,并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取决于人们对于这一事件的看法、态度、评价、认知和信念。 有一个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有两个秀才一起去赶考,路上他们遇到了一支出殡的队伍。看到那一口黑乎乎的棺材,其中一个秀才心里立即“咯登”一下,凉了半截,心想:完了,真触霉头,赶考的日子居然碰到这个倒霉的棺材。于是,心情一落千丈,走进考场,那个“黑乎乎的棺材”一直挥之不去,结果,文思枯竭,果然名落孙山。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转念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就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那“棺材”真的好灵。 第一个秀才之所以落得个名落孙山的结果(C1),是因为他考场上文思枯竭,而文思枯竭是因为情绪不好,情绪不好又是因为他看到令他感到“触霉头”(B1)的棺材(A)。 另一个秀才之所以金榜题名(C2),是因为他考场上文思泉涌,而文思泉涌是因为情绪高涨,情绪高涨又是因为看到令他感到“好兆头”(B2)的棺材(A)。 现实生活中,有人会因为失败而跳楼,也有人会因为战胜失败而成就一番更大的事业;有人会因为对手强大而畏惧,也有人会因为挑战巨人而使自己快速成为巨人;有人会因为产品卖不出去而抱怨产品,抱怨公司,抱怨顾客,也有人因为产品卖不出去而创新出大受市场欢迎的新产品与新服务;有人会因为受不了上司的严厉而每每跳槽走人,也有人会因为“严师出高徒”而使自己能胜任更复杂的工作,最后不断晋升到高位。 所有的一切皆验证了艾利斯的理论,也正如叔本华所言: 事
abc情绪理论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