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文獻講座彰化平原福佬客的歷史與文化主講者:謝英從館長【簡介】現任台北二二八紀念館館長、財團法人臺灣博物館文教基金會董事,國家人權博物館籌備處籌備諮詢委員。學歷: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碩士;曾任中華民國口述歷史學會執行長,彰化縣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委員,臺灣古文書學會監事,臺灣省文獻委員會約聘研究員;專長及研究領域:臺灣開發史、民間信仰、村落史;主要著作:《臺南吳郡山家族發展史~以彰化平原的開發為中心》(國史館臺灣文獻館,2010)、《挖仔街腰站~清季彰化郵譯道路研究調查》(彰化縣文化局,2002)、《白沙坑開發史》(彰化文化中心,1999)、〈從山上鄉土地文書續探「大潭底莊」施琅租業〉(《第三屆臺灣古文書與歷史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逢甲大學出版社,2009)、〈清代漢人在八卦山台地的開發——以湖水坑為例〉(彰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彰化縣文化局,2006)、〈施琅租業新發現—大潭底莊、椰樹腳莊、史椰腳莊位置考〉(《臺灣文獻》第56卷第1期,2005)、〈外埔石滬與平埔族、澎湖移民-外埔朱家石滬契書談起〉(《臺灣文獻》第52卷第2期,2001)、〈從歷史觀點看白沙坑的村莊組織〉(《彰化文獻》第2期,2001)、〈大武郡社的社址、社域及地權的喪失〉(《彰化文獻》創刊號,2000)、〈從「謝平安」祭祀活動看永靖地區的村落〉(《臺灣文獻》第47卷第4期,1996)、〈永靖──一個彰化平原的鄉鎮社區發展史〉(碩士論文,1991)。主辦機關:國史館臺灣文獻館時間:民國103年8月1日(星期五)上午9:30~11:30地點:國史館臺灣文獻館˙史蹟大樓一樓簡報室講綱:一、前言二、漢人在彰化平原的開發三、彰化平原福佬客的歷史與文化四、彰化平原客家移民過程實例:以饒平邱萃英家族為例五、彰化平原客家福佬化初探六、結語相關訊息公告於本館網站>展覽與活動>臺灣文獻講座及>公告欄>其他公告。聯絡人:江孟雲電話:049-2316881轉409或400(史蹟大樓服務臺)。現場座位90個,請提早入座;歡迎各級學校師生、文化機構、各縣市政府、中興新村地區各辦公室及本館同仁、志工伙伴等共襄盛舉;本次講座提供2小時研習證明。
台湾文献讲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