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的哲学韵味说说“太极图”的哲学韵味(上) 众所周知, “太极图”看起来非常简单,一个圆圈、一条曲线、两个圆点, 两条黑白鱼图形, 构成了一个简洁明了的图案,从图案的画面上看,这是一个十分杰出的构图,简洁、平衡、对称、协调, 具象而又抽象, 如果拿它与世界上的任何图标相比, 是毫不逊色的。其实, 这个看似简单的图案, 非常的不简单, 简洁抽象的构图背后, 蕴涵着极为丰富的内容和意味, 其图案的丰富、深刻, 与世界上任何古老的图案相比,难有能出其右者。在中国古代,“太极图”经过历代学者、专家, 以及道家、儒家等杰出人士的图解、诠释和引申发挥, 已经构成了一个涵义异常丰富, 哲理十分深邃的理论体系, 在中国古代的历朝历代, 无论是哲学思想、宗教理论、民间信仰, 还是军事、政治、建筑、风水、文学、棋类等, 都这样那样地受过“太极图”理念的影响。至今,“太极图”仍在影响着现代的文化和生活。而且,“太极图”的哲学理念不仅影响着中国人的生活, 而且还传播到国外, 在一些国家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比如,大家知道,在韩国的国旗上有明显的太极标志, 在蒙古; 在新加坡、安哥拉空军的机徽上, 在韩国、德国奥运会以及韩国亚运会会徽上, 也能看到到太极理念的影响; 在美国研制的世界第一台计算机商标上也能隐约感受到太极的阴阳观念……还有很多对立因素、阴阳相补的,都这样那样受到了“太极图”的影响。探索“太极图”的起源, 可以知道, 它是中国古代先民力图了解自然现象的观念的总结和概括, 或许是自然界的互动、互补、对应, 对立而又统一, 启发了先民们去探讨宇宙人生变化发展的规律, 概括成了阴阳易理, 并以简洁、玄妙的图式表现出来。千百年来,“太极图”以浅而喻深, 简易而又博大精深的方式表现着深刻的哲理意蕴, 以巧妙的构图去表达幽玄的意理。如果比较当代计算机以图形界面去去连通着操作系统, 你会佩服中国的古代人构思“太极图”的伟大创举: 图形与数字结合, 具象蕴涵着抽象, 简单意味着丰富, 简洁包含着深刻。“太极图”是中国古人设计智慧的结晶,被西方著名学者贡布里希誉为" 一幅完美无缺的图案"。其实, 图形后面的深刻意理, 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学者寻根溯源,探赜索隐,力图了解其隐含的奥秘。为了探索“太极图”, 后世根据典籍的记载和相关的传说绘制了很多关于“太极图”的揣意图, 如早期的“天地自然河图”、唐朝的“太极先天图”、北宋周敦颐的“周氏太极图”、明朝来知德的“来氏太极图”、明朝左辅制作的“景岳太极图”与“左辅太极图”,还有清朝胡煦所制的“循环太极图”等。“太极图”有各种各样的图形, 但后来比较一致的看法是, 古代太极图有两个最基本的要素: 中间的核心部分是阴阳鱼相互涵容交感的圆形图案; 外面环绕着八卦。当然, 八极图演变至今, 出现了纯粹的阴阳鱼构成图, 外边没有套八卦, 这可能是为了适应现代人对于图形追求其简化简洁的趋势。关于“太极图”的起源, 从古到今有很多探索, 有各种各样的说法, 一些说法有很有道理, 一些说法很神秘, 而有些说法则颇具哲理,当然,这些说法至今仍属各持己见,难有定论。有代表性的说法是:一, 在古代的典籍中, 有不少的记载, 说太极图起源于远古的伏羲所作的图, 据说是根据河图和洛书图所研创出的简易图,河、洛两书的神秘性给伏羲太极图也带来了非常神秘的色彩;二, 一些关于艺术起源的书上常说,太极图是起源于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轮纹、漩涡纹、鱼纹等, 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由具象的图像渐渐演变为抽象的图案;三, 由于太极图与周易关系十分密切, 所以有一种说法, 认为太极图起源于东汉魏伯阳所作的《周易参同契》,易与太极,就披上了互为因果的神秘色彩;四,影响最大, 最具哲理意义的几种说法是, 太极图为宋朝前后的哲学大师周敦颐所绘,或为五代宋初的道教名士陈抟所绘, 或为宋元之际的佛教徒寿涯所绘。周敦颐绘制的太极图, 还附有代表宋代儒学家从哲理的角度解读太极图的注文, 周敦颐写了《太极图说》, 后来成了宋明理学学说初创时期的重要文献, 这篇文献富有深刻的中国哲学意蕴: “无极而太极。太极动而生阳,动极而静,静而生阴, 静极复动。一动一静,互为其根。分阴分阳,两仪立焉。阳变阴合, 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气顺布, 四时行焉。五行一阴阳也, 阴阳一太极也, 太极本无极也。五行之生也, 各一其性。无极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二气交感, 化生万物。万物生生, 而变化无穷焉。惟人也得其秀而最灵。形既生矣,神发知矣。五性感动,而善恶分, 万事出矣。圣人定之以中正仁义而主静, 立人极焉。故圣人与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时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 小人悖之,凶。故曰:‘立天之道, 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
“太极图”的哲学韵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