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doc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群体驱动策略研究一、问题的提出教育的宗旨是人,成败的关键是人,优质的学校是人才的摇篮,劣质的学校是智能的坟墓。学校的立足之本是质量和特色,办学的关键是教师,名校靠名师支撑,名生靠名师铸就,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才能最终实现学校的高质量、有特色。“应把教学视为专业的职业”,自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这一建议后,教师的专业化一直是教育界研究的核心课题。对如何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这一问题,教育界的普遍认识是通过“研究”,只有教师学会研究、善于研究、乐意研究、终身研究,真正成为研究者,才能实现教师专业化。(一)新课程实施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新要求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多数教师片面地认为教师的职业是“传道、授业、解惑”,中学教师特别是农村中学教师最重要的是认真备好课、上好课,让学生考更高的分数,让更多的学生考取大学,而这些凭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经验就可以应付自如,至于专业成长和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那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专家或专职的教育研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事情,教育科研与自己无关。而21世纪新课程改革中一个很响亮的口号就是:教师与新课程同行,教师和新课程共同成长。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它不但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它要求教师必须尽快地从传统的角色中走出来,成为新课程的研究者、实施者和创造者。一个不懂得教育研究、不进行专业发展的教师是无法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的。(二)学校现状要求教师提高专业素质我校已有54年历史,上世纪90年代以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一直在全县甚至全省领先,具有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但从90年代初起,我们就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发展还面临一些问题。从教师团队年龄结构看,30岁左右的青年教师占半数以上,45岁左右的中年教师相对较少,接近退休的老教师却占一定比例;从职称结构看,中初级教师占70%以上,高级教师虽然不少,囿于年龄因素,不能进入高三一线的也不在少数;从教科研能力看,教师个体能力较强,但群体能力有待提高。作为一所普通的农村中学,如何不负家乡父老众望,确保学校的可持续发展、确保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持续高位走强?教师是学校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最根本的动力。因此,从“九五”开始,我们就通过承担南通市教育科学课题“教师素质优化的群体驱动策略研究”,启动了整体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的探索和实践。经过10多年努力,我们在打造一支人格魅力高尚、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精湛、团队协作有力的教师队伍方面,采取了一定的方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逐步清醒地认识到,教师专业发展群体驱动是最有效的策略。(《TEAM:教师专业发展躯体驱动的策略》发表于《人民教育》-16)。为了使我们的研究和实践更加系统,更加切合实际,更加卓有成效,我们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也希望得到专家、学者的理念引领和研究指导。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新课程改革背景是指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后于世纪之交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教育环境,本课题中还侧重指2005年秋江苏全省高中全面进入新课程的教育环境。农村中学是指地处乡村、其办学条件(包括硬件与软件)等与城市中学有一定差距而又具有一定规模、能

江苏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iris028
  • 文件大小57 KB
  • 时间2020-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