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区标识牌设计研究摘要: 标识牌设计涉及颜色、材质、尺寸等多个元素, 通过对中国景区标识设计的现状分析及景区标识的分类研究, 探讨景区标识牌各个相关设计元素在标识设计中的作用, 透过对各个相关元素的认识理解总结有利于景区标识牌规划设计的相关理念和注意事项以及进一步研究方向。关键词:标识;标识系统;设计元素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 ( 2012 ) 27-0197-02 引言景区标识作为一个系统, 分布在整个游区空间中, 关系到游客在陌生环境中能否找到方向, 是否有安全感以及能否得到必要的知识等。标识作为一种指引、警示、教育、文化传播形式时, 其设计必须符合人体工程学、传播学等相关理论, 无论从标识的大小、颜色、材质, 都必须以人为本, 同时与环境融合。本文主要从图形符号的相关设计元素角度探讨景区标识牌的设计。一、景区标识牌的分类及其发展现状在美国标识牌一般分为两类,一类为信息牌,一类为解说牌。信息牌设置的信息一般简单明了, 适当使用文字和标识来有效传递信息。解说牌设计相对复杂, 往往图文并茂, 主要目的是引导参观者去了解自然背后的故事, 包含多种信息( 王西敏, 2009 )。在中国, 一般旅游景区解说标识牌按解说对象和内容可分为四大类: 吸引物解说标识牌、旅游设施解说标识牌、环境解说标识牌和旅游管理标识牌。其中各大类中又包含几个小类, 如景区名牌及介绍牌、交通标识牌、自然解说标识牌、安全管理标识牌等等( 张立明, 2006 )。目前, 中国对景区标识系统的设计与规划中通常是以城市标识系统的设计原则和经验作为设计规划导向, 将城市标识系统设计原则简单的移植或稍加修改便运用于旅游景区标识系统的规划设计。景区标识系统设计要注重环境性设计、视觉性设计、技术性设计、艺术性设计、整体性和规范性设计。标识设计首先必须满足环境空间的实用性要求, 在保证其识别功能的前提下, 形式风格及材料选用等都应尽可能同周围环境相协调并强调网络性、系统性、统一性。二、景区标识设计中涉及的相关元素标识系统的组成要素主要包括:文字、数字符号、图形符号、颜色、标识牌(王丽梅, 2005 ) 。本研究中主要针对图形符号的相关部分探讨景区标识系统规划设计的相关技术标准。在标识牌的设计过程中,通过对图形符号设计中相关的应用术语及其定义的理解, 可以明确与标识设计相关的各项设计元素及其在标识设计过程中的指导作用。主要应用术语包括: 1. 醒目度( conspicuity )。即在视野中, 标志较其背景更容易引起注意的程度。醒目度主要考虑的内容是标识牌本身及其背景之间的关系。在标识牌的规划设计中标识牌与周围环境的统一协调是标识设计的整体目标。但标识不能过分与环境中各元素类似, 其要具有足够的可识别性。在旅游的过程中, 能够明确的看到各种标识牌可以给游客节省寻找各种信息的时间,使游客的游览过程更顺利, 节省游客时间,保护了游客的利益。 2. 觉察( detection )。即人的视觉系统从视野中感受到刺激的能力。标识系统的功能主要在于传达信息, 而信息传播是视觉传达的中心主题。同时, 与视觉传达有关的各要素中最重要的即是“色彩”, 不同的颜色可以引发人们不同的联想,带给人们不同的心理反应。因此在标识设计创作中, 不但要有主观性色彩的积淀和经验,
景区标识牌设计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