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便民服务做法与心得体会.doc纪委便民服务做法与心得体会照中央和省、市的工作部署,近年来,我县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有效途径,立足实际,更新服务方式,本着“真诚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和完善“便民服务中心”,搭建起为民服务的平台,实现了农村政策、农业技术与农民群众的快速对接,成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社情民意的窗口、解决热点难点问题的枢纽,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取得了明显实效。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 完善服务平台,拓宽服务领域为方便群众办事,简化办事手续,提高办事效率,拉近群众距离,真正实现服务中心以“公开透明、优质服务、便捷高效、群众满意”的宗旨,按照“集中、高效、精选、强管”的原则,不断完善便民中心平台。一是强化硬件建设,为深化全程办事代理制提供物质保证。以前由于办公条件所限,群众到机关办事进东门入西门,非常不便,再加上工作人员经常下乡,办事效率不高。我县针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提高行政效能,转变机关工作作风,树立政府新形象,2004年以来各乡镇陆续建立便民服务中心,并配备了统一的工作台、电脑,安装了空调、饮水机。二是整合受理事项,拓宽服务领域。针对政府行政审批事项少,为民服务事项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将及时调整增添了与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农村低保、医保等5个项目,删除不切实际的3个项目。以戴坊镇为例,精简设立为咨询台、信访接待、综治与法律咨询、工商税务、经管、农业科技、林业科技、土地服务、劳动保障、民政残联、新型农村合作、党员服务、计生、企业发展和中介服务15个服务窗口,切实为广大群众提供快捷、便利、优质的服务。三是精心选调人员,锤炼一支精干为民服务队伍。对进入服务中心工作的人员,严格把关,择优调配,挑了一批作风正派、业务精通、责任心强的干部到服务中心工作,实行先培训后上岗,挂牌服务,同时对办事人员加强学习、教育,增强便民服务意识,对在为民服务过程,出现工作不积极、态度不诚恳、程序不规范、行为不检点的现象,及时给予批评教育,并动态考核,优胜劣汰。2011至2012年,全县共培训上岗人员达328人次,批评教育22人,通过考核有不合格人员换岗6人。二、 创新服务机制,加大监管力度为了不流于表面,全面提升服务水平,让群众真正得到便利和实惠,在加大硬件建设的同时,我县还十分注重大厅软件建设。一是完善服务体系。首先开展了“五全”服务,即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全免费、全身心的服务,制订了节假日照常上班、首问责任、责前告知、领导坐办等制度;在条件较好的便民服务中心(戴坊镇)安装了电子显示屏,群众可以方便、快捷地了解服务项目、办事程序、收费标准及干部职责、服务承诺等。其次实现了“五个零”服务,即办事服务零距离、办事程序零障碍、办事质量零差错、办事服务零投诉、规定之外零收费,制订了延时办结服务、限时办结服务、预约服务等制度。规定了各项目的办理时限,简化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做到常件快办、特件特办、急件急办。二是创新监督管理机制。离开监督的服务容易滋生腐败,为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我县十分注重创新监督管理机制。一方面加强对大厅的内部监督。如建立便值班制度,每周由一名科级领导干部带班,每个窗口每天保证两名工作人员按AB岗轮流值班;建立管理考核、评先创优等制度,把便民服务中心的运行情况纳入年度综合考核,考核结果作为表彰、敬告、限期整改和确定年终考核等次、干部评先选优的重要依
纪委便民服务做法与心得体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