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升本以来,我校认真学习贯彻党和国家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科研工作取得了新的成效,“科研兴教、科教兴校、科学育人”的思想已逐渐成为全校共识。为了快速提升我校科研实力,落实学科发展规划,实现学校“十二五”期间的整体目标,根据国家和上海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相关精神,特制定《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一、学校科研工作的基本现状2005年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对科研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几年来,学校从民办高校实际出发,布局科研工作的发展重点,动员教师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教师的科研意识増强,学术氛围日益浓厚,参加科研的教师人数逐年增加。科研项目与成果有了较大突破,2006年至2009年年底,学校共立项科研项目188个(不含教改项目),。其中纵向项目127项,。发表论文434篇,其中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116篇,SCI、EI、ISTP收录的论文3篇。发表学术专著4本,获得国家及上海市科研奖项6项。学科专业建设取得了一定进展,学校现有国家级重点专业1个,上海市重点建设专业2个。民办高等教育研究所、数字媒体研究中心、光机电一体化研究中心等研究机构的建设标志我校的科学研究有了新的发展。新闻传播、艺术设计、商贸、计算机科学技术、电子工程、机电等科学研究与学科建设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科研团队也正在形成中。学校已初步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学科带头人和专业骨干队伍。我校学报的成功发行为教师提供了必要的科研园地,推动了学校科研工作的开展,扩大了学校对外合作和交流。总体来看,升本以后我校科研工作开局较好,并取得一定成效,达到了本科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的基本要求。但是,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人才培养工作的需要,我校的科研与其他兄弟院校相比,还只处于起步阶段。科研参与人数少、高级别课题总量少、高水平研究成果少,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少,有实力的研究团队少、有优势的特色项目少、科研经费总量少等“七少”现象依然存在。首先,参与科研的人数少。据统计,近几年来主持过课题的人数仅占专职教师总人数的45%,且其中一半是带有扶持性质的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个人项目。其次,高级别课题少,至今我校教师仅承担国家教育部一般项目一项,上海哲社基金项目还未有立项。第三,高水平研究成果少。虽然教师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论文数逐年递增,但总量依旧偏少,。第四,高层次学科带头人少,2010年4月统计全校正高级职称教师47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2位,%。正高职称教师中较大部分为退休返聘教师,不再参与科研,真正能带领研究团队的学科带头人较少。第五,目前能凭借团体优势获取科研项目的研究团队很少。第六,有优势的特色项目少,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我校真正有特色的科研领域和项目不多。第七,科研经费总量少,本市2005年科研经费超亿元的高校已有5所,而我校近三年的科研经费都在100万元左右,与公办大学相比反差巨大。总之,面对高校在创建创新型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对高级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面对建设一所合格本科院校的要求,我校的科研工作与之还有很大差距。表现在教师广泛参与科研的意识还未
上海建桥学院十二五期间科研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