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管理》课程论文 2014-2015 学年第 1学期题目: 展望中国物流业的绿色发展学生姓名: 学号: 院部: 专业: 班级: 任课教师: 二O一四年 12月17日展望中国物流业的绿色发展摘要: 现代物流业是经济发展新的推动力和衡量一个与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大发展,物流规模不断扩大,经营观念、经营方式及经营手段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中国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关键词: 绿色物流案例分析趋势互谱分析 20 世纪以来,信息化的高速发展、纵横交错的交通网络、快速紧张的生活节奏、跨地域的产品流通、 24 小时的电子商务模式、频繁的进出口贸易,为物流业的高速发展奠定了优越的软硬件基础和经济大环境。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使物流业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 1 物流概念“物流”这一概念最早是形成于美国, 当初在英文里面被称为“ PhysicalDistribution" , 其中文含义是“实物分配”或“货物配送”。美国国家物流管理协会于 1985 年起,正式将物流这一概念确立为 Logistics ,其明确定义如下:“物流管理是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 对相关货物、服务及其有关信息从起源到消费, 有效且有利润的流动与存储, 而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过程”。随后,在 1998 年,美国国家物流管理协会则正式对物流给予了新的定义如下:“物流是供应链中的一个部分,是为满足顾客需求而对商品、服务与有关信息从起源到消费的高效率、低成本流动和储存,而进行的计划、执行以及控制过程。”现代意义上的物流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 人们发现利用跨职能的流程管理的方式去观察、分析和解决企业经营中的问题非常有效。在这个阶段, 现代物流的范围扩展到除了运输以外的需求预测、生产计划、采购、存货管理、配送和客户服务等, 用系统化管理企业运作的方式来达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这与传统物流把它仅仅看作是“销售活动中起桥梁作用”的概念相比,在广度和深度上都有了进一步的延伸和扩展。 2001 年8月1 日,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正式实施,它对物流的定义指出: 物流是“物品从供应地到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这一物流定义与美国物流管理协会的定义是相辅相成的。从上述两项准确的定义来讲, 物流涵盖了交通运输、信息通一讯、仓储、包装和配送等行业。在当今的电子商务时代, 全球物流业也有了新的发展趋势。现代物流服务的核心目标便是在整个物流过程中以最小的综合成本来满足顾客的各项需求。 2 中国物流的现状 物流业发展规模我国物流业发展规模较大, 据不完全统计, 1990 年以来我国物流市场年均增长率在 30% 以上,是我国同期 GDP 年均增长率的 3 倍。有专家预测,我国物流市场总规模 2020 年将达到 10151 亿元。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也显示,到 2009 年底全国从事物流职业人员达 1676 万,预计到 2020 年将达 2630 万人。 基础设施设备建设情况 2008 年以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基础设施设备建设的投入, 2009 年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额共计 2 万亿元,比 2008 年增长 800Ic 。其中,铁路投资额为 7000 亿元,比 2008 年增长 800Ic; 公路投资额为 1000 0 亿元,比 200 8 年增长 530Ic; 水路投资额为 110 0 亿元,比 200 8 年增长 12%; 航空投资额为 600 亿元。 信息技术发展水平目前, 我国大约已有占物流行业总数 39% 的物流企业采用了通信网络、条码、 RFID 、 CPS 、 GIS 、物流自动化系统、物流管理软件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改进企业管理和作业流程,从不同环节提升企业的运营效率, 降低运营成本。叉车、货架、托盘等重要物流装备和关键技术的生产销售企业增长迅速。据相关统计显示,全球前 20 名的叉车品牌已全部进入中国,而国内许多原先在液压、重工等领域的强势品牌,也开始涉足叉车领域,合力企业。 3 中国物流面临的问题我低下,大部分只能提供单一的物流服务, 多数仍停留在货物代理、仓储、库存管理、搬运和干线运输等方面, 很少几家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能够提供综合性、全过程、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据中国物流采购联合会与美智管理顾问公司联合调查《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趋势报告》称,“中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
物流管理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