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伤害的不仅仅是你的个人信用到了6月,绝大部分的学生有了工作,但相应的,又有一个问题摆放在企业与毕业生之间:违约。大学生为什么频频违约: 一是缺少社会经验,不慎重。在签订协议时,没细读约定的内容,对约定的责任、权利和义务没反复思考,仔细思量。抱着“只要过得去,先签了再说”的念头,进入单位后,才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压力一大就受不了。二是信用意识淡薄,先找个单位“垫底”。这样的学生也不少。目前就业难,想一下子找到一个职位、待遇等各方面都好的单位很少。无论好坏,先抓一个,机会来了,舍鱼而取熊掌。也有的毕业生根据自己的思考和意向与用人单位签约,之后将结果告知父母。父母因孩子就业地域不好,或过于遥远等方面原因,宁愿赔钱,让孩子重新择业。三是“两地分居”。很多学生在大学时谈了对象,找工作时未能同时留在一个城市,出现了各自东西的局面,待到单位都落实后,留在小地方的一方便会向留在大城市的一方调。从表面上看,违约是一人行为,承担一定的责任即可,但实际上对三方都有影响。对学生本人而言,违约不光使自己经济上受损,如果用人单位申请劳动仲裁,学生还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况且,一个随意违约的学生在用人单位来看,必然是不负责任之人,这样的学生大多数用人单位会敬而远之,违约,个人诚信则大打折扣。学生违约,校方两头为难。一方面,培养学生当然希望他们能找到一份称心的工作,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另一方面,自己的学生违约,情况多了,学校也会受“牵连”。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签约,代表的不仅仅是个人,还代表着学校。用人单位往往会将一个学生的行为与学校教育质量和信誉度联系起来。个别毕业生的违约,可能会影响到该单位所在地区与学校的关系,甚至影响到本届毕业生乃至以后各届毕业生到该单位和该地区的就业。也就是说,违约学生越多,学校的信誉度越受影响。直接受害者是
违约伤害的不仅仅是你的个人信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