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江吟白居易白居易(772—846)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邽(今陕西渭南)人。中进士后任左拾遗,后被贬为江州司马,晚年任杭州、苏州刺史和太子少傅等职。他目击当时日益腐朽的政治,比较接近劳动人民,了解他们的痛苦生活。他的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对人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文字通俗易懂,流传较广。有“诗魔”和“诗王”之称。著有《白氏长庆集》等。此诗大约是822年(长庆二年)白居易在赴杭州任刺史的途中写的。当时朝廷政治昏暗,牛李党争激烈,诗人品尽了朝官的滋味,自求外任。该诗从侧面反映出了作者离开朝廷后轻松畅快的心情。诗人在这首诗中运用了新颖巧妙的比喻,创造出和谐、宁静的意境,通过吟咏表现出内心深处的情思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写作背景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节奏划分生字:吟yín残cán瑟sè露lù怜lián吟唱、吟诵残缺、残忍鼓瑟、萧瑟露水、露珠可怜、怜爱暮江吟暮:黄昏时分。吟: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暮江吟:黄昏时分在江边所作的诗。残阳:夕阳铺:铺展,此为斜照半江瑟瑟半江红瑟瑟:碧绿色思考把第一句中“一道残阳铺水中”的“铺”改为“照”,好不好?为什么?答:不好。残阳照射在江面上,不说“照”,却说“铺”,这是因为“残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确像“铺”在江上,很形象;这个“铺”字也显得委婉、平缓,写出了秋天夕阳独特的柔和,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可怜九月初三夜可怜:可爱九月初三:农历九月初三
暮江吟 白居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