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
总叙“入则孝”到”居有常,业无变”。
二、教学目标:
理解经文含义,熟练诵读。
让学生明白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和重要性。
知道“百善孝为先”的道理。
知道孝顺父母的故事,并受到启发和教育。
三、行为要求:
父母叫时一听到立即答应,回答应有礼貌;有事要我们去做时,要赶快行动。
父母要我们学好而教导我们时,必须恭敬而不可随便,要将话听到心里。
能给父母、长辈拿拖鞋,端茶水。
生活要有规律,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主动向父母请早安、晚安。
外出和回家要跟父母打招呼,吃东西要先想到他们。
四、教学方法:
诵读、释意、结合现实与故事引导或场景表演,提要求。
五、教具准备:
经文、小黑板、弟子规教学VCD
教学教程:
导入课题。
释“弟子规”含义。
弟子:指学生或父母的子弟,更广泛的是你、我。
范:做人的规范、道理。
说明学习《弟子规》的目的。
让我们懂得如何做一个善人,做一个有礼的人。
总叙。
释意: 总纲领。
释文:教导学生应尽的本分,以及如何落实这些生活的规范。
师: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编成的。《论语》学而第一中说到: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总叙八句释意。
(一)“首孝弟”
:“孝”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代表儿子背负父亲,儿子承传、照顾上一代,代代相传的含义。悌右边是“忄”旁表示做哥哥的心里要有弟弟。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孝敬”是中国文化的基础。古人云:“百善孝为先”、“忠臣出于孝子之门”,说明了孝是一切的根本啊!一个人能够孝顺,他就有一颗善良仁慈的心,有了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许许多多的人。
(二)“谨而信”
:“谨”是谨慎,懂得约束自己尊重别人,恭敬别人,从内心当中存有恭敬之心即是“礼”了。“信”讲信用。
: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
:“谨而信”生活中的言语行为,需要不断地学习修养,不能顺其自然。一般人很容易染上不良的言行习惯,对于好的言行,往往要勉强学习。所以我们应愈早学习正确的言行,改掉不正确的言行,长大后就比较不会感到勉强困难。
过渡语:下步再提高人生境界,即爱心、慈悲心等。古语云:“施比受有福,能行善的人是最有福的。”
(三)“泛爱众,而亲仁”
:“泛”是广泛。“亲仁”亲近有仁德的人。
: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要时常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等对待,并能随缘随分随力爱护。所谓“老吾老以及吾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大众看成是我们的亲人,彼此和睦共处,社会上你争我夺的暴戾之气,怎能不消退呢?
但是,要提升自己的境界,做好孝弟、谨信、泛爱众,就应亲近有仁德的人,找好老师、找善知识,从仁者的言行中行到学习的楷模。学习圣贤典籍,虚心请仁者指正我们的过错,使孝弟、谨信、泛爱众更能切实力行,才不会孤陋寡闻,这样就能一步一少往圣贤的路子走了。
怎样的人才是仁者呢?仁者可能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师长当中,他们的心总是为大家着想,在日常中,他们能力行孝弟、谨信、泛爱众,并不断努力学习圣贤之道。如果我们有幸遇到这样一位仁者,应该把握机会,好好亲近
弟子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