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76例观察.docIl••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76例观察【摘要】目的:观察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方法:对2009年4至2010年3月来我院就诊150例小儿感冒后咳嗽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予止嗽散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琥乙红霉素每次15mg/kg,每天2次;,分4次口服;短期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50ug/do结果:%,%,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结论:止嗽散加减治疗感冒后咳嗽疗效明显,能迅速减轻患者症状,缩短病程。【关键词】止嗽散;小儿;感冒后咳嗽【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6-111-1感冒后咳嗽是指当感冒本身急性期症状消失后,咳嗽仍然迁延不愈的一种常见呼吸道疾病,其产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感冒后咳嗽也为小儿呼吸系统常见病,临床上患儿多表现为刺激性干咳或咳少量白色粘液痰,咳嗽可迁延不愈,可持续3〜8周甚至更长时间,虽经长期或反复应用抗生素治疗仍不见好转,而血常规、X线胸片检杳无异常。笔者采用止嗽散加减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4至2010年3月在木院中医门诊治疗的患者150例,均符合《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1〕中感染后咳嗽的诊断标准,愿意配合研究。排除标准:①合并呼吸道感染者;②合并严重心、肝、肾等系统疾病者;③不愿意配合研究者;④不符合纳入标准,未按规定时间服药,资料不全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6例,男39例,女37例;年龄6个月〜14岁,平均年龄8岁。对照组74例,男38例,女36例;年龄7个月〜14岁,平均年龄8岁。2组患者一般情况具有可比性。L2治疗方法治疗组予止嗽散加减治疗,基本方:荆芥、桔梗、白前、紫菟、陈皮、廿草、百部、杏仁。在基本方的基础上随证加减:痰多色白者加半夏、茯苓、厚朴,痰黄稠者加黄苓、蒲公英、桑白皮,表寒重者加防风、苏叶、麻黄,热者加桑叶、菊花、连翘、黄苓,咽痒甚者加射干、牛莠了、蝉蜕,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明显者加赤芍、丹皮。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3d为1个疗程。对照组口服琥乙红霉素每次15mg/kg,每天2次;,分4次口服;短期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250ug/d,3d为1个疗程。:症状全部消失;有效:症状部分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进行分析处理。2结果1评定标准根据疗效评定标准,治疗组76例中治愈42例(%),有效27例(%),无效7例(%),%;对照组74例中治愈29例(%),有效19例(%),无效26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经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9岁。2009年10月28II初诊:感冒后咳嗽1月余,咳嗽频繁发作,现干咳,无痰,遇冷加重,咽痒,口干,二便调,舌淡苔薄黄,脉细弦。处方:紫菟10g,百部10g,杏仁10g,苏叶10g,防风10g,半夏6g,蝉蜕6g,射干10g,黄苓10g,前胡10g,荆芥10g,甘草5g,牛旁了10g,白前10go本方3付后咳嗽减轻,服
止嗽散加减治疗小儿感冒后咳嗽76例观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