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目前,我国的经济在改革,政治在改革,教育也在改革。教育改革是要推进素质教育,提高全民族的素质。那么,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的历史任务,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尚的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良好的师德修养是兴校之本,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并且,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跨世纪人才,没有一支优良的教师队伍是不可能的。那么,建立一支好的教师队伍,首要一环就是,必须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对推进素质教育极其重要从教师的责任和作用来讲,加强师德修养有助于实现“以德育德”。古人云:“师者,人之楷模也。”教师是学生的表率,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加强师德修养是培养具有高尚品格学生的需要。从教师自身的修养来讲,加强师德修养,有助于全面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教师完善自我的需要。从现实的社会环境来讲,加强师德建设有助于抵制消极因素的影响。我们生活在社会转型期,面对市场经济的大潮,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师队伍也相应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因此,学校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根本性大事来抓。第一,“要勤”。作为教师,是否勤于钻研、有没有进取精神,是教师职业道德面貌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业精堪称师,要使自己的“一杯水常满常新”,“学识渊博”,“业务精良”,讲起课来才能得心应手,才能立足讲坛,赢得学生的尊重和敬佩。第二,“要正”。为人正直、正派,树立正气。这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要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必须自己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用自己的浩然正气去影响学生。第三,“要诚”。要以诚相待,做学生的良师挚友,核心是一个“爱”字。只有对每个学生都能真诚相待,坦诚相处,热诚相帮,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第四,“要公”。要客观公正地对每一位学生。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用品行塑造学生的灵魂,心底无私、公正处事,平等相待,倾注一样的心,付出同样的爱,一视同仁。第五,“要严”。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对学生严格管理,一丝不苟。二、面向全体学生,抓好养成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就是全面发展的问题,素质教育把着重点放在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教育上,形成主动、开放、活泼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素质得到主动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课堂教学中,要维护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废止教师的“满堂灌”、“注入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为主动地学习知识,帮助学生解放思想、开动脑筋、畅所欲言,摆脱“题海战术”的困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使学生有更多的精力用于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开发,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学校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良好的品德习惯、良好的卫生、生活礼貌习惯和良好的健身习惯,这也是贯彻教育方针的需要。那么,什么是习惯呢?习惯就是根据一定的情况下,自动地去进行某些活动的特殊倾向,也就是说习惯不是强迫着去做某件事,而是把信念变成习性,把思想化为行动的过程。但是,哪些是好习惯呢?判断这习惯的标准是什么?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来加以引导,使学生获得正确的认识、正确的思想、正确的观点。习惯既然是一种后天获得的条件反射,就必须经过反复训练和强调,才能得以巩固。比如,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校制定的规章制度,简单地说是根据上级规定和学校的实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