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溪镇基础设施建设计划.doc渔溪镇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和今后一个时期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切实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深入贯彻中央、省委文件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扎实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我镇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特提出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如下:一、 总体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要求,以畜牧、药材、养殖为产业支撑,以村容村貌清洁农村大行动整治为突破口,以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基础,以培训教育和文明创建为手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 目标任务按照“基础完备、生活宽裕、自然和谐”的要求,至2014年基本建设成基础设施完备、四旁(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绿化,村落环境优美,生态良好经济快速发展、生活富裕文明、习惯卫生、村庄整洁、人与自然和谐、网络健全、民主法治、社会有序的新农村。三、 实施步骤按照“一年突破、三年变样、五年取得实效”的总体思路,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强化措施,扎实推进。具体分三阶段实施(一)启动阶段(2009年)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宣传活动,积极宣传新农村建设工作思路,总体目标和基本内容,着力营造浓厚的工作氛围。完成产业发展规划、乡级示范村新村建设规划和全面实施新农村建设规划,大力推进农村水、电、路、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好示范村的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二)实施阶段(2010-2013年)狠抓村容村貌整治。从3月份开始开展“三清六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路、改水、改厕、改沟、改圈、改厨)为主要内容的村容村貌大整治。完善和改造集镇和自然村的基础设施。在各村各建一个垃圾焚烧池,在文明街建8个固定的垃圾池,摆设30个活动垃圾桶;在街道两旁更新和新植绿化树500株;将街道旁水渠盖板全部补齐;新建灯箱宣传牌12个。加大乡镇集贸市场建设。因为历史原因我镇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加之资金缺乏,致使乡镇集贸市场的规划布局建设不合理。虽然建了集贸市场,但存在不少问题:一是功能配套不完善;二是布局不合理;三是设计不达标;四是规模不适宜;五是乡镇集贸市场沿交通干线布局,以街为市线状发展,既影响了镇容街貌,阻碍了交通,也不利于市场的进一步发展。乡镇集贸市场建设的滞后既影响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也不利于统一的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建立,从而也就有损于我镇的发展。对各种社会事业的投入力度,建成符合标准的文化娱乐场所、改善医疗设施和交通基础设施。(三)提升阶段(2013年以后)全面发展和提升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80%以上的村形成1-2个主导产业,每个主导产业均成立经济合作组织,不断总结典型经验和成功做法。建立健全农村管理长效机制,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实现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四、主要任务着力改善农村面貌,实现村容整洁目标一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适度集中、节约用地、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因村制宜编制规划,到2010年底,每个村都要完成各自的建设规划。积极实施旧村改造、宅基地整理,至!J“十一五”末,使全镇农民住房40%达到砖瓦结构标准,人均居住面积达到35平方米以上。二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人居环境。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加强农村
渔溪镇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