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过秦论说课稿.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过秦论》说课稿 一、说教材    《过秦论》是高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三册第八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节选自贾谊的《新书》,原著分为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作者通过对秦王朝兴起、强盛、衰亡过程的叙述,议论了秦王朝成败的因由。     通过单元提示,我们知道,《史记》这种纪传体史书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历史散文取得了空前伟大的成就。要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其中《过秦论》是本单元的重点课文,学习时,要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着重了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的原因的分析,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注意掌握有关的文言文词语和文言句式。    职业 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学习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本单元是文言文的理解《二》,重点是文言句式。    二、 学生情况    职业高中的学生在初中多数属于学习基础差的一类,虽然经过职业高中一年级两个单元的文言文学习,但不少学生还延续初中学习文言文的方法,甚至只满足于盲目背诵,只顾扫清课本中的文字障碍,无法把课内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着眼于文学与历史相融合,或借文释史,或者借史释文,把语文与历史两科结合起来。本文就是着眼于学生的实际现状,立足于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历史科的角度切人,以语文课本中所涉及的作品为基础,来说说如何帮助学生实现文史互动,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阅读能力。综合培养学生的文史作品阅读理解能力。     三、教学目标     1、归纳掌握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等。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探究文中“叙”与“论”的关系,体会本课叙事时极力铺张渲染,议论时使用对比论证的写作特点,学习事实论证、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     3、析本文的语言特点:多重排比、夸张、对偶、对比、同义叠句的运用,使文章显得气势非凡,而又深刻。     4、解贾谊对秦王朝迅速灭亡原因的分析,了解借古讽今、实施 仁政的意义     五、重点、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为:    ,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    2、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   本课的教学难点为:   注意对“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中心论点的正确理解。    六、教学方法    1对联导入法,2提问讨论法,3 讲练结合法,4、及时背诵法    七、教学程序:    本课分三课时完成:本说案主要是针对第一课时    第一课时的要点是:了解作家作品,识辨课文中通假字,前三段的活用词,古今异义词,掌握重要实词、虚词及多义词,积累文言词句知识,精读课文,要求读透,    第二课时的要点是:解读后两段的文意,详细深入理解文章结构层次及写作意图赏析本文的语言特点。第三课时的要点是:秦之政策分析,贾谊的评价,秦快速灭亡的分析,史论的真是意图。   八、教具安排:多媒体课件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  (一)、导入新课: 利用课件展示首诗歌贾   生    李商隐宣帝求贤访逐臣,    贾生才妙更绝伦。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

过秦论说课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jl201702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