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谐音》教学案例志丹县城关小学 冯晓艳一、背景分析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为了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我校积极利用新的信息技术,探索新的教学模式,课堂也渐渐地发生着变化。作为一名一线老师,在教学中我挖掘和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在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五组《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谐音》的教学中,我以文本教材为载体,借助信息技术教学模式,让课堂教学贴近于生活,联系实际,赋予课堂以生命和活力,让语文课堂因生活而精彩。二、案例描述《综合性学习:遨游汉字王国》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五组安排的一种学习形式。语文课程中的综合性学习是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它借助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开展综合性学习,可以使学生在广阔的生活空间里学语文、用语文,丰富知识,提高语文实践能力。本节课是围绕谐音现象来展开教学的,揭示汉字的神奇性和趣味性。(课件出示中国传统的大门、年画)仔细看,你发现了什么?(生思维活跃,争相发言)生1:门上贴的“福”字贴反了,福“倒”与福“到”谐音。生2:年画上画着一个男孩抱着一条鲤鱼,鱼和余谐音,表示年年有余。师:是啊!人们巧用谐音表达美好的祝愿。这节课就让我们打开这扇大门,一起去感受“有趣的谐音”。(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综合性学习——有趣的谐音”)这一环节我以中国传统文化——年画为素材,激趣导入,激发学生探究“有趣的谐音”的兴趣,让学生初步体验谐音的美与奇妙为下一步的阅读与展示交流作好铺垫。 感悟谐音 孩子们,现在请大家把课本翻到79页的歇后语,仔细读一读,说说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小葱拌豆腐──一清(青)二白上鞋不用锥子──真(针)好四月的冰河──开动(冻)了隔着门缝吹喇叭──名(鸣)声在外(学生仔细读后竞相发言,指出巧用谐音。)师小结: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短小、风趣、形象,十分自然贴切。歇后语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例如:水仙不开花—装蒜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百川归海—大势所趋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还有一种就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除了刚才课本上列举的歇后语外还有(课件出示): 小苏他爹——老输(苏) 半两棉花------免谈(免弹) 秃子打伞------无法无天(无发无天)谐音歇后语就是用同音字来代替原来的字,从而更进一步体现它的意义。它们的特点是借助同音或音近的联系,产生俏皮风趣的表达效果。(学生对歇后语知识有了准确的了解。)师:通过刚才的讲解,大家对谐音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现在请大家看看能不能运用谐音知识把下面的的歇后语补充完整:(课件出示)三九天穿裙子——狐狸吵架——和尚的房子——老九的兄弟——(学生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到电子屏幕上展示所学。)通过学习谐音歇后语,使学生了解汉字谐音的特点,了解汉字文化的神奇和有趣,教师的讲解小结,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谐音汉字的兴趣,并注意合理使用同音字。小组活动展示师:歇后语是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们应该好好继承和发扬。汉字因为同音字多,使得我们的表达更加巧妙而富于情趣。现在请小组内利用平板搜集更多的谐音古诗、谐音故事、谐音对联和谐音笑话一起交流分享。(小组迅速分工,利
《遨游汉字王国——有趣的谐音》教学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