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指标内涵的理解与认识
我国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评估,走过了合格评估、优秀评估、随机评估的历史阶段之后,迎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水平评估。国家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目的是通过评估,大力推动学校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明确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加大教育投入,加强教学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严格教学管理,保障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总体安排,我院将于2006年12月接受教育部评估。在学院开展教学评估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评估方案,把评估工作与日常教学统一起来,为此,我们根据教育部下发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试行)》(教高厅[2 004]21号文件)和《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教高[2005]1号文件)以及《关于做好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通知》(教高司函[2005]7号文件)精神,通过认真地学评估指标体系内涵的理解与认识总结如下,作为各部门开展评建工作的参考资料。
办学指导思想是学校的顶层设计,包括学校的办学思路、教育理念、学校定位、办学特色、发展目标,以及教育观、质量观、发展观、人才观等,还要体现在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学校的资源配置、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学校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校风、校魂等也能反映出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办学指导思想要贯穿在学校的每项工作中。
该项指标中设“学校定位”和“办学思路”2个二级指标,共有3个观测点。
学校定位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权重
等级标准
A
C
●学校的定位与规划
定位准确,学校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并有效实施
定位基本准确,有学校发展规划,并付诸实施
学校的定位与规划
学校定位是学校根据国家、地区、行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及自身条件和特点,对学校功能和地位所做出的角色选择,是学校自身存在价值的体现。
学校定位应在社会系统层面、教育系统层面、学校内部层面三个层面考虑。
学校定位的内容应包括综合定位、功能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办学水平定位、办学特色定位、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办学形式定位、学校类别定位、学科门类定位、学科专业定位、发展规模定位等。
科学定位是指学校定位要根据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需要、自身条件和发展潜力相结合,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层次、类型和主要服务面向。学校定位要适应国家、地区和行业的经济发展需要,要找准学校在培养人才方面的位置,位置是指本校在国内国外同类学校中所处的位置,也是指本校在国家培养人才战略任务中所处的位置。学校在一定时期内确定总体目标:确定学校的类型(教学型、教学研究型、研究教学型还是研究型),学校学科结构,明确学校培养的不同层次的人才结构(研究生、本科、高职高专、成人教育)。
学校定位应在学校章程、发展规划及学校重要文件中有完整、科学的表述,在学校领导讲话、论文、著作中也应有所体现。
在明确学校定位时,要注意四个问题:
定位必须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不要盲目攀比。一所大学不是层次越高越好,只要在同类学校中办的最好就是一流的。
要处理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确定当前定位,经过若干年的努力,将来的定位是什么?不要把以后的定位看作是当前的定位。
学校定位要充分体现学校的个性,克服共性多,个性不明显的缺点。
学校定位与教学模式密切相关。研究型的大学的教学模式必须是研究型,教学型大学的教学模式必须是教学型的。
学校规划是学校发展的总体设计。总体规划包括学校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学科专业建设规划、师资队伍建设规划、校园建设规划四个基本规划,同时还包括课程建设规划、教学实践基地建设规划等单项教学建设规划。
学校各项规划目标首先要符合学校的定位,规划的措施应保证学校定位的实现。学校要制定以总体规划为统领,以单项规划为支撑的完整的规划体系。所有规划都应有科学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办学思路
二级指标
主要观测点.
参考权重
等级标准
A
C
●教育思想观念
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办学思路明确、质量意识强
注重先进教育思想观念的学习与研究,办学思想清晰,有质量意识
●教学中心地位
一贯重视本科教学,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
重视本科教学,基本能正确处理教学与学校其它工作的关系,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
教育思想观念
教育思想是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的理性的认识,是对办什么样的学校和怎样办学校的总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