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医院发展的建议关于中医院发展的建议关于中医院发展的建议:关于中医院发展的建议中医院改革和发展的几点建议陈珞珈张立强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朱佳卿温丽李强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一、医改时期中医院面临的几个主要难题 1. 中西医医院资源差距较大中西医并重不完全是数量上的对等以及总体经费投入的平均, 我们不要求中医院和西医院在数量和规模上完全对等, 但是, 在资源的同一标准水平上应当是一致或接近的,关于中医院发展的建议。 2003 年全国院均固定资产综合医院是中医院的 倍、设备总值是中医院的 倍; 床均固定资产中医院 12 万元、综合医院 万元; 床均设备总值中医院 万元, 综合医院 万元。中医院在生存发展和竞争中往往受到条件的限制, 同样是医保医院, 中医院条件比西医院差一大截, 难以满足病人的许多需求。因此中医院从资源上难以发挥我国传统医药的特长与优势。 2. 医疗市场尚不规范部分地区尚未制定区域卫生规划。区域卫生规划以及其中的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是使一个区域机构布局合理、资源配置优化、避免重复浪费的重要卫生事业整体规划。国家计委、财政部和卫生部 1999 年印发了《关于开展区域卫生规划工作的指导意见》。但是,由于我国过去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医疗机构部门所有、条块分割体制, 有一级政府就建一层医疗机构,加之近年来社会力量和个体办的医疗机构急剧发展, 导致医疗机构设置重复、无序、混乱。一些地方两家医院门对门或墙靠墙; 有的城市东边挤成了医疗一条街, 西边又成了医疗真空带。近年有的省市认为“区域卫生规划”计划经济色彩太浓, 就干脆搁置不搞。没有科学均衡的医院布局,哪有优质高效的资源效率?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指出:“当前, 要切实纠正‘乱办医’的现象”; 《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指出: “采取多种措施调整和控制卫生资源的存量和增量”。 1995 年持证的个体西医与县及县以上综合医院西医之比为 1:5 ,个体中医与县及县以上中医医院中医之比为 1:1。 2001 年私人开业 205698 人,其中中医药 51132 人,西医药 87617 人,且个体队伍仍在快速发展,还有大量的无照个体医。 1998 年国家卫生调查的结果令人惊讶: 在患者就诊的医疗机构中, 私人开业所占医疗市场诊疗份额 % ,已大大超过 5040 所国有县级西医院和中医院诊量之和的 % ,主补比例失衡, “乱办医”后果堪忧。 3. 中医院内涵建设薄弱中医院业务量的下降, 既有外部的原因, 也有内部的因素。当前中医院在内涵建设方面突出存在着三个问题: 一是在医院体制和运行机制上没有根本性的改革, 尤其是在产权制度、人事劳动和分配制度三个关键问题上没有突破, 依旧存在着“大锅饭”、人浮于事、分配不公的现象, 以致机制不活, 经济不富, 职工缺乏积极性。二是相当一部分中医院缺乏自己的特色, 没有培育形成专科专病方面的优势, 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另外, 中医院内的中医中药人员的比例逐年减少, 2001 年中医院内西医已占医生的 47% , 因为特色与优势要靠人来建树中医药人员比例越来越小, 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又由谁来实现呢? 据全国调查资料显示,中医院的门诊中医药治疗率为 58% ,病房中医药治疗率
关于中医院发展的建议(精简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