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的学术不诚信及其防范措施龙源期刊网学生的学术不诚信及其防范措施作者:胡波来源:《大学教育》2013年第11期[摘要]学术不诚信会严重损害我国高校声誉,侵蚀高等教育质量,危害社会环境。深入剖析当前大学生的现状,会带给我们诸多启发,有助于净化学术环境,提高学术质量。因此,有效防范学术不诚信不仅对高校而且对社会都有深远影响。[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学术不诚信声誉影响[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1-0080-02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切实建立健全科研活动行为准则和规范,加强科研诚信和科学伦理教育,发挥科研机构和学术团体自律功能,倡导创新光荣,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营造宽松包容、奋发向上的学术氛围,厚植创新土壤。我国各高校都十分重视对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教育,特别是像同济大学这样的一流大学,他们从本科生一到校就开始进行学术诚信教育。但是大学生学术不诚信问题仍严重存在。诚信教育是目前大学教育的软肋,我们应当更新观察事物的视角和维度,正确看待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坚持不懈地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和高校文明建设,构建符合时代要求的青年道德价值观,从而树立青年学子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和人格修养。本文从学术不诚信的现状调查、原因、危害和防范措施等三个方面,对高校大学生学术不诚信问题进行了浅谈分析。一、学术不诚信的现状调查对于大一、大二的学生来说,失去诚信的行为有: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甚至雇用“枪手”代考、花钱找“代替上课人”等等,完全忘记了自己是学生的身份;恶意拖欠学费,申请政府助学贷款却不按时偿还,严重损害了大学生的信用;在网络上谩骂、攻击,
大学生的学术不诚信及其防范措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