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安岳石刻导游词.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安岳石刻导游词重庆直辖后,安岳成为四川省的”第一石刻大县”,以”古、多、精、美”而著称的安岳石刻,有”上承敦煌,下启大足”之美誉。然而,有着千百年历史至今更加绚烂多姿的”国之瑰宝”,却无法像敦煌一般气势磅礴,声名远播;也远不如大足石刻那样观者云集,人气兴旺。数十年来,她竟如藏在深闺的少女,羞涩而甘于寂寞……。20xx年9月18日,国家文化部正式将安岳县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石刻)之乡”。20xx年5月18日,国家旅游局又对安岳石刻申报国家AAA级旅游区进行了评审。安岳石刻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内涵和旅游价值开始闪耀熠熠光辉。安岳石刻,盛于唐、五代和北宋、明、清,民间时期为数较少。现存最早造像题记为唐开元十一年(723),最多的是唐代的”开元”(713至741)、”天宝”(742-756)、”咸通”(860-874)、”天复”(901-904)和五代的”天成”(926-930)、”天福”(936-942即敬瑭天福年间)、”广政”(938-960)及北宋的”端拱”(988-989)、”绍圣”(1094-1098)、”崇宁”(1120-1106)、”大观”(1107-1110)等。县境内有摩岩造像140余处,有一定规模和文物价值且保存较好的69处,造像10万躯左右,另有盛唐石刻佛经40万字,被誉为”我国古代雕刻又一伟大宝库”。安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也有少数道教造像和儒、释、道三教合龛造像:多数是摩岩造像,也有单个圆雕造像。龛窟中除雕刻佛、菩萨、罗汉、金仙、供养人、力士、伎乐、飞天、珍禽和各种护-法神外,还雕刻有”经变图”和古建筑图像,从不同角度反映古代社会和世俗生活风貌。各文物点碑刻题记甚多。这些都为研究古代社会、文化、地方史和宗教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可靠的物证。安岳石刻大量雕造于我国石窟艺术由北向南发展的高峰时期,其艺术风格,或显秀骨清相、婉雅俊逸的南北朝遗风;或展体态健美、面颐丰满的唐代风韵;或有雕工精细、璎珞缀身、装饰华丽的宋代特色……造型多依山依岩取式,布局严谨巧妙;造像大胆突破宗教仪轨,创造出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有的通过宗教的事迹具体刻画出人民群众的爱憎和生活情趣,展现人体和人性美。安岳石刻艺术的民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为盛唐至五代时期。从卧佛院的卧佛和石刻佛经、玄庙观的道教造像以及菩提寺、圆觉洞后山的造像等,体现出盛唐至五代的雄伟造像风格。第二为两宋时期。圆觉洞前山、华严洞、毗卢洞、茗山寺、净慧岩等,都是这一时期精雕细琢的雕塑。上述一、二期为安岳石刻创造、发展时期,它不仅逐渐摆脱了犍陀罗式的影响,独立创造出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生动的艺术形象,而且继承了我国北方石窟艺术并为之发展,是安岳石刻的全盛时期,就其内容来说,也是安岳石刻艺术的主要部分。第三是

安岳石刻导游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raojun00002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