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工程审价的三种境界及专业划分.doc工程审价的三种境界及专业划分一、审价的三种境界大学者王国维曾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和“众里寻她T百度,蓦然冋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等三句宋词描述了治学的三种境界。王氏的三境说是在讨论文学时提出的,但用以描述白然科学的研究也十分确当。作为一名工作近十年的造价从业人员,从刚开始工作时的烦苦劳累到现在的食Z如饴,我体会到T程审价其实也有三种境界,即根据审价时侧重点的不同,可分为量、价、合同文件。第一种境界是量。量即工程量。如果工程审价屮以审核丁程量为主,那么这只是审价的第一种境界。工程量的审核比较简单,无非是考验你的几何知识和立体思维能力,考验你的计算速度和耐力。第二种境界是价。如果工程审价屮以审核单价为主,则已经进入了审价的第二个境界。单价的组成主要包括人、材、机及其他费用,对单价的审核既要掌握定额,又要熟悉材料价格市场行情,因此也相对较为复杂。第三种境界是合同文件。这里的合同文件不仅仅指通常意义上的合同协议书,一般的理解还包括中标通知书、询标纪要、投标书、合同专用及通用条款、标准规范及有关技术文件、图纸、预算清单等,作为审价时还应包括招标文件、政策、有关的法律法规等。如果T稈审价时能以此为侧重点,则可谓步入了审价的第三种境界,也是最高境界。量虽然好算但费时,价虽然易得但不一定有说服力,如果你把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浩繁的算量或计价屮,可能忙得头晕脑胀也没有什么显著的效果。在某种意义上审价以审减为最终目标。如果说量是一点一点的减,价是一元一元的扣,那么合同文件则是成批成批的“砍”;如果说审量是“独上高楼”,审价退“为伊消得人憔悴”,那么注重合同文件,时常会起到“蓦然冋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作用,相信许多同仁会有此感受。二、问题的提出把丁•程审价划分为这样三个层次,并不是为了做空洞的理论研究,更不是为了和大学者相攀以附庸风雅。因为我们注意到,在传统的结算审价观念中一直存在着这样两个误区:一、 把工稈量的审核对审价的作用看得过重;二、 把工程方面的专业基础对审价的作用看得过重。这两个误区实质上是一个源头,即认为审价就是比计算功力,而具有专业基础的审价人员一般计算功力也比较强。如果能纠正这种观念,对于我们把握审价方向,提高审价效率,合理分配项目共至培养审价人才,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我们先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某市2004年造价工程师变更注册名单屮,安装专业的占到60%!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跳槽率固然较高,但一般工程审价屮介机构里瓯不满现状、不断跳槽的以安装专业人员为主,这是偶然的还是其自身的专业划分问题呢?三、 目前工程审价专业划分的不合理性就T稈审价机构白身的人力资源划分来讲,目前民用建筑一般分为建筑和安装两个大的专业。前者细分可包括结构和装饰,后者细分则囊括给排水、电气、暧通、弱电、消防以及电梯、锅炉、高低配等等。我认为,这样的划分是非常不合理的。第一,从工程造价上看,安装(包括给排水、电气、暖通、弱电、消防等在内)一般是建筑的7〜20%。这也就意味着,在忖前以送审造价为计费基数的审价收费模式下,对同一个项冃安装审价人员的收入可能仅为建筑审价人员的7-20%!第二,从计算内容的緊简上看,建筑虽然造价高,但其主要高在单价上,其T程量、其需要计算的内容并不比安装多。因为建筑上一般以二维量(如平方米)和三维量
[精品]工程审价的三种境界及专业划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