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种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虽说近几年来,国人的家庭教育意识增强了,可是依然有许多父母不重视家庭教育。就拿我周围的人来说吧,和他们谈到孩子时,可以了解到他们要么不重视家庭教育或重视不够;要么没有现代家教观或是错误的、陈旧的家教观;要么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实施家庭教育。那么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点到底有几种呢? 孩子太小,教育是以后的事认为刚生下来的婴儿什么也不懂,教育为时尚早,这是缺乏早期教育意识的想法。其实孩子一出生,就有了最初的认知能力, 0—3岁是许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印度狼孩的启示说明了教育环境的重要性,如果这个时候不给他适当的刺激,不提供良好的环境,孩子的智力将得不到充分的、有效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认为,如果以一个人 17 岁时的智力水平为 100 来计算,那么他 4岁时智力水平已达到 50 ,在 4—8 岁可以发展 30 ,在 8— 17 岁之间只能发展 20 了,可见,婴幼儿期是智力发展的高速阶段。而没有早期教育意识的父母,由于不懂得去挖掘孩子的大脑潜能,将白白错过孩子的智力开发黄金期,实在是一种大脑资源的浪费。树大自然直在这种错误思想的支配下,许多父母往往对孩子采取不闻不问的态度,放任自流,任其发展,结果等小树苗长歪了,再想要纠正可就犯了难,到那时父母再怎么反省都迟了,教育是没有回头路可走的。幼儿期是形成一个人一生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健康人格的重要时期。幼儿没有生活经历,分辨是非的能力较差, 行为自控能力较弱,行为控制力也极其有限,需要父母一定的约束和管教,需要家长用心去塑造孩子的心灵,培养孩子的健康情感。许多孩子长大后日渐暴露出的许多不良品行,如意志不坚、害怕失败、经不起挫折以及自私、霸道等等都是这种思想造成的恶果。教育孩子,无师自通不少父母认为教育孩子是非常自然而且无师自通的事,投资和花精力去学习“如何成为合格的父母”是十分荒唐和没有必要的,加之多少从父辈那儿传承下来的一些传统教育观念,使某些父母在教育孩子上遇到困惑和烦恼时,既不虚心向别人咨询,也不通过书本或媒体去寻找答案,更不主动寻找学习方式去接受家庭教育课的“培训”,结果由于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没有及时进行亡羊补牢或正确地疏导,阻碍了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有的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人生悲剧。教育是学校的事这是在推卸责任。美国教育家 M·S·斯特娜说: “教育不应该在学校由教师开始,应该在家庭里由父母亲开始。”学校不是培养孩子的唯一场所,家庭才是孩子教育的大本营。父母在家庭里施行早期智能开发,培养孩子的兴趣点、引发他们的求知欲,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道德习惯和健康人格,家庭教育具有开启鸿蒙的功能。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全部寄托给幼儿园和学校是极不明智的做法,这样的父母是既不懂得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又没有家庭教育紧迫感的父母。要知道,学龄前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占的比重非常大。我不是老师,我不懂教育这是把教育看得太神秘的结果。有些家长把智力等同于知识,以为教育就是教知识,而知识只有老师才能教好。殊不知,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小到一个话题的交谈,大到意志力的培养,攘括了智商和情商两大方面。不管家长们有没有意识到,他们都在当一个合格或不合格的老师,都在随时随地给孩子提供着或好或坏的榜样,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将成为孩子模仿的范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幼儿期的孩子与父母朝夕相处的时间最多,你为孩
六种不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