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意外应急预案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应急预案当病人意外拔出呼吸机管路时,严密观察病情及生命体征。1、通知值班医生,当病人需再次插管时,同时护士应立即电话通知麻醉科医生,并告知病人的年龄、体重。2、备好简易呼吸器及加压吸氧的面罩、吸引器、吸痰管。备好呼吸机,并设定好呼吸机参数。3、医生给病人加压吸氧时,为防止病人胃肠胀气,要轻轻按压病人胃部,但进食后的病人应先插胃管抽吸胃液,排空胃内容物及气体,防止病人呕吐或误吸。4、麻醉医生插管时,注意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以便及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抢救病人。5、插管后,确定插管位置,固定好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复查动脉血气。详细记录抢救经过。困难插管采用方法急诊实施插管前可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如病人有无呼吸,颌的活动度,头和颈的活动范围,牙齿和口咽的情况等。首先应保持呼吸道通畅,特别是成功插入直接喉镜后,通过暴露声门和会厌的多少,来评估呼吸道情况,以预计插管困难程度。在预计有插管困难时,应在果断插管同时,请麻醉医师、ICU医师前来帮忙。(1)通常在直接喉镜暴露视野不佳时,可在弹性引导芯的协助下或使用可视喉镜。借助管芯插管时,将导管弯成一定弧度如鱼钩状,在导管尖端入声门后,令助手小心将其拔出,同时操作者必须向声门方向顶住导管,以免将导管拔出。管芯拔出后,立即顺势将导管插入气管内。推送导管中遇到阻力,向左或向右轻转导管,多可使导管顺利滑入声门。因此种插管很大程度上属于盲探性操作,故应特别注意检查气管导管的位置。(2)由助手进行环状软骨压迫操作,90%情况下能使声门显露明显改善。根据Sellick描述的正确环状软骨压迫操作,操作时需要一定程度的颈部伸展,以使喉部前移,但为了不使气管插管操作复杂化,应减少头部后仰的程度。施加的力度和部位正确,压迫不应引起呼吸道梗阻或环状软骨塌陷。(3)应用标准Macintosh喉镜显露为Ⅳ级视野时,改用长喉镜片可使视野有所改善。oy喉镜镜片顶端的小片可有0~70度的活动范围,当镜片顶端进入会厌舌根交界处(会厌谷)控制杠杆使镜片小关节活动,用力向前上方提起,直接作用于舌骨会厌韧带而抬起会厌,暴露声门。(4)在常规气管插管不成功或估计插管困难时,还可采用喉镜从口腔左侧放入[2],将舌体舌根推向口腔右侧,使用左上磨牙为支点,显露声门和会厌较易,不造成门齿损伤,从臼齿到声门的距离较常规插管缩短2~3cm,经口腔左侧气管插管与常规气管插管的差异,(5)无论何种原因造成困难插管,均可考虑改变操作方法,如修正患者头部位置,尽量使口、咽、喉三轴线成一直线或更换喉镜或喉镜片,但不应将时间浪费在反复的气管插管尝试上。(6)若两次急诊插管均不成功,予以面罩加压吸氧,同时配备器官切开包及转运呼吸机,尽全力维持呼吸、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等待有经验之麻醉科、ICU医师支援。洗胃过程中洗胃机出现故障时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应先关闭洗胃机,分离胃管,流出胃内容物,向患者或家属做好解释与安慰工作。(二)将备用洗胃机,立即推至患者床旁,连接胃管继续洗胃。(三)若备用洗胃机也在应用,立即用量筒或50ml空针进行灌洗,直至洗胃液澄清无味。(四)立即通知维修组,维修洗胃机。【程序】关洗胃机→分离胃管→流出胃内容物→接备用洗胃机或量筒→继续洗胃→观察病情→通知维修青霉素过敏掌握抢救原则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用500单位/,15-20分种后,观察反应。利多卡因局麻反应的处理利多卡因(又名:赛罗卡因)为酰胺类中效局麻药,效强约为普鲁卡因的2倍,起效快,穿透性、扩散性好,持续时间长,为临床所广泛应用。由于过敏罕见,目前临床上也未明确规定使用前先做皮试(近年由于过敏反应报告的增多,也有人主张作皮试)。常有制剂为2%利多卡因5ml(即100mg)等的包装。,本身不能致敏,但有时能作为一种半抗原,同蛋白质或多糖结合形成抗原致过敏反应(也有人认为不能形成半抗原)。,也易透过血脑屏障,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与普鲁卡因等比较,毒性也较大。利多卡因为细胞膜稳定剂,阻断钠通道,抑制钠内流,增加细胞膜对钾的通透性,起到降低心肌兴奋性、减慢传导速度,而达到抗心律失常的作用;对心血管的毒副作用则可引起低血压、休克,偶可引起窦性停搏、房室传导阻滞等。利多卡因主要在肝内代谢,其余的10~20%在肾排泄。老年人肝血流量减少,利多卡因清除率下降;肾小球滤过率为年轻人的60%,使药物半衰期延长。因此,青壮年人的剂量在老年人可能致毒性反应,用药应慎重。小儿由于血脑屏障易透过等特点,用要也应谨慎,毒性反应在小儿的报告也较多见。2利多卡因的常规用法和用量局麻应稀释后用药,~%,每小时最大用量不超过7mg
急诊科意外应急预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