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所得税会计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第三节企业所得税会计基础第四节企业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第五节个人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与申报一、几点说明 2008 年1月1日起我国执行新的企业所得税法,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合并,统一适用新法。 2007 年1月1日我国上市公司按照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进行财务核算。第三节所得税会计基础一、所得税会计概述 1、产生及由来从本质而言,会计和税法的不同原则和计量收益的标准源于两者的目的不同。会计目的:为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和社会公众等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税法目的:对企业的经营所得进行征税,筹集财政资金,调节经济,为宏观经济服务。会计:权责发生制税法:收入按不完全的权责发生制, 支出按不完全的收付实现制。 2、所得税会计发展趋势展望:税会差异减少是未来发展趋势。纳税成本大,调帐困难,避免出现非主观故意不遵从税法的现象。 A、会计准则取消后进先出。 B、视同销售中自产货物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方发放给职工个人,会计上确认收入。二、所得税会计的理论基础 1、所得税会计中的所得税性质一项收益分配?还是一项费用? 从税法的角度来看,所得税是一种义务,不是一种费用,税法第十条第(二)项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所得税税款不得扣除。 2、当期计列法与跨期分摊所得税分摊法本期的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 本期的所得税费用≠本期应交所得税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税率变动是否对递延税款进行调整递延法负债法基于何种报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利润表债务法三、企业所得税会计差异: 在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下,按“差异”在未来是否能够转回,可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 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仅确认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三者差异的关系是:暂时性差异包括一切时间性差异。(一)永久性差异 指在某一会计期间,由于会计准则、制度和税法在计算收益、费用或损失时的口径不同,所产生的税前会计利润与应纳税所得额之间的差异。 这种差异在本期发生,不会在以后各期转回。永久性差异的类型会计税法举例备注收入计不计免税收入不计计部分视同销售行为费用损失允许扣除不允许扣除不允许扣除的项目,以及超标的支出范围不同和标准不同。不允许扣除允许扣除优惠中的加计扣除
资产负债表所得税会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