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案.doc.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第2 课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案【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 1. 知道孝文帝改革在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习俗方面的主要内容。 2. 学习和借鉴孝文帝改革的策略,体会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决心和对先进文化的追慕之情。二、学习重点: 孝文帝改革中创建新制和移风易俗。三、学习难点: 理解迁都洛阳在整个改革中的地位。【自主学习】一、卓有成效的新制 1 .前期改革的的特点: (1 )主持者: 。(2 )重点:建立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政治经济制度,以取代不适应统治需要的旧制度。(3 )设立。①目的:为配合均田制的推行,强化对地方的控制。②内容:五家设一邻长;五邻设一里长;五里设一党长。③职责: 检查, 征收, 征发徭役和兵役。推行。④作用:使国家从到基层的行政体制得以完善,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的控制。有利于推行均田制。(4 )推行新的。①原因:与相适应。②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缴纳一定数量的。③作用: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农民成为国家的,国家的租调收入大为增加。 3 .意义: (1 )促进了北方经济恢复和发展。(2 )增加了政府的收入,加强了国家管理,巩固了统治。(3 )为后来孝文帝改革奠定了基础。二、设巧计迁都洛阳 1 .迁都原因(1 )政治:旧都不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且强大,阻挠改革。(2 )经济: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3 )军事:旧都时受北边强敌的骚扰,很不安全。(4 )地理位置: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2. 过程: 孝文帝设计以“”为名, 准备迁都。 495 年, 北魏正式将都城迁到洛阳。三、移风易俗 1. 特点: 孝文帝亲自主持,重点是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学习和采纳汉族的和,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族文化。 2. 内容:、讲汉话、、通婚姻、、行汉制等。 3 .影响:促进了鲜卑人对汉文化的认同,争取到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有利地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转化。【合作探究】 1. 阅读人教版《历史选修 1》 P37 学思之窗, 想一想, 孝文帝为迁都洛阳提出了那些理由? 你认为,这些理由是否可以成立? 2. 孝文帝改革分前后两个阶段,两个阶段的各自改革重点是什么?其措施主要有哪些? 3. 从严格意义上讲, 迁都洛阳事件并不是孝文帝改革的本身内容, 然而人们大都把它看作是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这是为什么? 【巩固提高】一、选择题 1 北魏孝文帝改革制定官吏俸禄制的历史作用不包括() A. 减轻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B. 增强了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C. 有利于吏治的进一步好转 D. 为豪强地主割据一方提供了物质基础 2. 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 A .北方出现了民族大融合的趋势 B .北魏孝文帝是一位有作为的政治家 C. 封建政府手中有大量的无主荒地 D .屯田制无法顺利实行 3 促使北魏实施均田制的直接原因是() A 、民族融合的趋势 B 、政府与宗主争夺农户 C 、南北对峙的形势 D 、汉族地主阶级的要求 4. 三长制的历史作用在于() ①有利于推行均田制②使基层行政机构得以完善③有利于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④助长了豪强地主势力的恶性膨胀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5“初谋南迁, 恐众心恋旧, 乃示为大举, 因以协定群情。外谋南伐, 其实迁也。旧人怀土, 多所不愿, 内惧南征, 无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阳”。上述材料说明的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导学案.doc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actupq73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