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声音的特性说课.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声音的特性》
第二周说课材料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这一章的重点,也是这一章的难点,对学生全面了解声现象,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1、了解音调、响度、音色是声音的三个特征。
2、了解音调同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和距
离发声体远近有关;物体发声不同,是由于音色不同。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问题的能力。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音调同物体振动频率的关系。教材通过比较振动快慢不同的发声体发声不同揭示了音调同发声体振动频率的关系。理解了这一知识点,用同样方法就很容易理解响度和物体振幅的关系,从而掌握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同时,由于初二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不强,并且容易把声音的大小和声音的高低这两个概念搞混淆,这也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四、教法选择及依据:
本节课准备采用演示、学生实验、归纳总结、指导学生讨论、演讲,指导学生自学等教学方法。本节课的内容同生活实际联系较密切,学生理解起来难度不大,应让学生多动手,多观察,多讨论发言。同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比较、归纳总结实验现象、语言表达等方面的能力。
五、教学媒体:
实物(音叉、木梳、纸片、橡皮筋等);投影片;录音机、磁带。
六、学法分析:
指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和日常生活的经验中归纳总结物理知识。初二学生才接触物理,对物理实验很感兴趣,但缺乏描述和归纳总结实验现象的能力。教师应注意培养他们这方面的能力。上课时让学生自己描述所看到的实验现象,自己总结物理规律,在脑海中建构本节课要求掌握的知识点。
教学过程思路设计: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提问: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如何传播的?
用录音机分别放一段男声和女声,一段音量大和一段音量小的声音,一段钢琴演奏的和一段小提琴演奏的乐曲,问学生这些声音听起来一样吗?从而引入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
(二)新课探究
1、音调:
让学生用自带的木梳、纸片、橡皮筋做教材上的实验,问学生声音的高低同振动快慢的关系。讲解:音调、频率的概念。归纳总结:物体振动越快, 频率越大,发音越尖锐,音调越高。投影展示人和动物的的发声、听觉范围图,引导学生回答有关声音频率的问题。讲一些有关声音频率的小故事。
2、响度:
演示:用锤敲音叉,一次重,一次轻。问学生哪次音叉振动的厉害?哪次听到的声音响?讲述振幅、响度的概念。让学生拨皮筋,一次重,一次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让学生看书自学,回答响度还和什么因素有关?如何增大响度?
3、音色:
放一段钢琴演奏

声音的特性说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anchang1985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5-0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