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聊斋俚曲集》语言学研究综述.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聊斋俚曲集》语言学研究综述.docx《聊斋俚曲集》语言学研究综述摘要:近年来,方言研究逐渐兴盛,作为淄博方言代表著作的《聊斋俚曲集》也成为学界研究的热门对象。文章首先依据对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80余篇(部)《聊斋俚曲集》语言学研究成果的考察,将1980年―2014年的研究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80―1991)为起步阶段:语言学研究成果较少,研究内容分散,不系统;第二阶段(1991―2000)为发展阶段:研究逐渐丰富,释词勘误研究增多,语法研究起步;第三阶段(2000―2014)为繁荣阶段:研究成果明显增多,词汇研究、语法研究系统性增强,开始出现跨学科研究。而后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等方面对三十五年来的俚曲研究进行整理归纳。关键词:聊斋俚曲;淄博方言;语言学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聊斋俚曲集》(以下简称《俚曲》)是蒲松龄按照当时当地流行的民间曲调用方言土语创作而成的一部“说唱与戏剧作品集”,是研究山东方言(尤其是淄博方言)的词汇语法体系及历史演变的重要资料。《俚曲》研究从上世纪80年代起步,包括专著论文在内研究成果有千余篇(部)。而有关《俚曲》研究成果的综述数量有限,迄今只有3篇。邵吉志对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俚曲研究成果,从“俚曲文献整理”、“诞生与流传”、“体制和曲牌”、“音乐艺术”、“思想与文学艺术”、“语言学”等6个方面进行了概括梳理[1]。阎峰在其综述文章第三部分“对蒲松龄作品的语言学研究情况”中,以俚曲为重点,从语音、词汇、语法和文字角度对1980年―2004年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初步的概括 [2]。汪玢玲在其文章“资料辑佚工作”部分提及了俚曲的辑佚工作 [3]。2005-2014的十年间,《俚曲》研究进入“繁荣期”,有几百篇(部)成果问世,但尚未全面梳理过;而邵吉志和阎峰对《俚曲》“语言学”研究成果的梳理较为笼统,无法呈现其二十一世纪之后的繁荣面貌。因而,对《俚曲》的“语言学”研究成果进行全面梳理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文章拟就1980以后学术界对《俚曲》的“语言学”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归纳,以期对汉语方言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有益的借鉴。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今的研究成果为始,主要因为八十年代以前资料比较难寻,且语言学研究的确极少。一、35年来《聊斋俚曲集》研究的三个阶段(一)《俚曲》的整理和版本介绍。版本有3种:1、《蒲松龄集》中“聊斋俚曲集”部分,路大荒整理,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1986年。2、《蒲松龄全集》(全三册)“聊斋俚曲集”部分,盛伟编校,学林出版社出版,1998年。3、《聊斋俚曲集》,蒲松龄后人蒲先明整理、邹宗良校注,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1999年。各家研究成果依据的版本不同,但大多依据“蒲先明本”“路大荒本”。(二)《俚曲》研究成果统计1、专著冯春田著《聊斋俚曲语法研究》,河南大学出版社出版,2003年。关于“聊斋俚曲”语言学研究的专著,仅此一部,不过在其他关于“明清方言”研究的著作中,“聊斋俚曲”都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分。主要专著如下:戚晓杰著《明清山东方言背景白话文献特殊句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2007年。殷晓杰著《明清山东方言词汇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冯春田主编《明清方言语法研究》,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年。2、学术文章关于俚曲的研究成果,也在八十年代以后快速增多,笔者以“聊斋俚曲”为关键词,共搜

《聊斋俚曲集》语言学研究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62389****
  • 文件大小46 KB
  • 时间2020-07-1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