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幼小衔接绘本简析摘要:幼小衔接类用书,作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主要媒介之一,其质量的好坏会对衔接的顺利过渡产生影响。通过考察市面上的幼小衔接类用书,发现外国用绘本辅助幼儿衔接过渡。经概括,这些绘本具有不少优点:可以帮助幼儿在书中体验小学生活、是寓教于乐的典范、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动机,对家庭教育也有所启发。而中国市场上的用书还多局限于对知识技能的训练,存在小学化倾向。由此可见,在幼小衔接类用书的创作和使用上需跳出小学化的窠臼,多采用较为生动活泼的形式,增加对小学教育的感性经验。/1/view-:幼小衔接幼儿用书绘本【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3B-0077-02绘本是图文并茂的儿童文学形式,以其独特的魅力触碰着读者的心弦,用最浅显的语言叙说着最深刻的道理。在幼小衔接阶段,这个被称为儿童人生中的第一个转折点的关键时期,绘本的应用更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幼小衔接的用书多局限在知识技能训练方面,甚少出现关注幼小衔接的绘本,这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在此,笔者拟对国外幼小衔接类绘本予以概括介绍,希望对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有所启发。一、在书中体会小学生活幼儿园开展幼小衔接工作面临的挑战之一,是缺乏情境性,幼小衔接类绘本的应用可以说有效地解决了此类问题。打开绘本,伴着性格迥异又不失可爱的主人公,幼儿不知不觉间就客串了一把小学生,体会到小学生活是什么样子的。绘本《玛蒂娜去上学》就是其中的代表,书中通过主人公周一到周日的上学经历,为幼儿描绘了小学的真实生活情境,平淡却不乏味。周一,是开学日,到了学校,老师和她的朋友们已经在教室外等着她了,老师问她:“假期过得怎么样?”玛蒂娜兴致勃勃地告诉了老师,她假期和叔叔一起去了海边。老师微笑地听完她的讲述,带领学生进教室学习。周二,玛蒂娜在黑板上演示算术题“3+2=?”。周三,玛蒂娜学习编织,她计划为自己的洋娃娃织一顶小圆帽。周四,玛蒂娜的学校放假,她带着弟弟来到她的好朋友家,玩起了捉迷藏的游戏。周五,玛蒂娜学习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名字,她一笔一画地写着,非常认真。周六,玛蒂娜在回家的路上,碰到了苹果园的皮埃罗,她给皮埃罗讲起了书中的故事,皮埃罗非常佩服玛蒂娜,他也很想去上学,成为一个有知识的人。周日,玛蒂娜在家中帮助妈妈做家务,并且教弟弟算术题。弟弟看她学到很多本领,决定下周和玛蒂娜一起上学。玛蒂娜上学的故事,尽管在成人看来或许会显得过于琐碎和平常,但正是这种如同白开水一样的平铺直叙贴近了幼儿的生活,深受他们的喜爱。在上学故事中,还没进入小学的大班幼儿,同样可以跟着玛蒂娜领略小学生活的含义,而那些我们提倡的知识和理念,不需要通过成人的说教就可以潜移默化地进入幼儿的脑海。二、寓教于乐的典范幼小衔接类的绘本,大都会为我们展现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或许有的有些荒诞,但是它们表达的主旨都是一样的,那就是热爱学习、热爱小学以及热爱老师。这些让幼儿耳朵都要生茧的大道理,由可爱的绘本主人公表现时,收到的教育效果往往是不可思议的,当事人一点儿都不会有受教育的感受。《莫里斯上学去》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那只傻里傻气的大驼鹿为了识数买糖果,就跑到学校去上课,不过它的驼鹿本性一点儿也没有丢失,因此,闹了不少笑话。一天,驼鹿因为不认识字和不会数数买不到糖果,无奈间去了
国外幼小衔接绘本简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