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子2011年第23期高祖六年,刘邦称帝后,在太公家臣的启发下封太公为太上皇,太上皇自然住进了皇宫。据《西京杂记》记载,太上皇移居到长安后,住在深宫里,天天闷闷不乐。刘邦很奇怪,通过左右一打听,原来太上皇自幼所喜欢的是和一些屠户、商贩在一起,卖酒、卖饼、斗鸡、踢球(蹴鞠),一生以此为乐。现在搬到这儿,所有爱好都消失了,所以很不开心。刘邦一听,好办,把老家搬过来!于是,刘邦仿照沛县丰邑造了一座新城,并将老家丰邑太公的故交全迁过来。太上皇一看,乐了!《西京杂记》不是信史,所记仅可作参考。唐人张守节的《史记正义》征引了《括地志》的一段记载:“新丰故城在雍州新丰县西南四里,汉新丰宫也。太上皇时凄怆不乐,高祖窃因左右问故,答以平生所好,皆屠贩少年,酤酒卖饼,斗鸡蹴鞠,以此为欢。今皆无此,故不乐。高祖乃作新丰,徙诸故人实之。太上皇乃悦。按前于郦邑筑城寺,徙其民实之,改其名。太上皇崩,后命曰新丰。”《括地志》的记载应当可信,参照之下,可知《西京杂记》所说大体不差。太公当了太上皇,自然可以拥有一个新的生活圈子,这个圈子就是王公贵族,皇亲国戚,忠臣良将。当时愿意结交太上皇的大有人在,但是,汉高祖的这位老爸却拒绝这个新圈子,而是恋恋不舍原来的圈子。一个人面对与生俱来的圈子,从理论上讲,只有两种态度:一是保持这个圈子,二是不断打破它。汉高祖刘邦就是第二种人的代表。刘邦原来的生活圈子是他当亭长时的圈子,这个圈子里多是下层吏员、编户平民,也有不法之徒。但是,刘邦并不甘心呆在这个圈子。他起兵反秦,投靠项梁。这样,他有了一个以项梁为首的义军圈子,项羽也是新圈子的重要人物。项梁战死后,义帝成为楚地义军的最高统帅。刘邦成为以义帝为首的楚地义军圈子的重要成员之一。秦帝国灭亡后,刘邦成为项羽分封的十八诸侯之一。刘邦又有了一个新圈子:诸侯圈。除此之外,他还拥有自己的圈子,这个圈子是以丰沛故人为主的功臣集团。他接纳天下贤士,张良、陈平、郦食其、陆贾等一大批忠臣,韩信、彭越、黥布等一大批可用之人都进了他的圈子。走太公之路,还是走刘邦之路,其实是一个人自己的选择。没有任何人可以强迫一个人接受某种选择。但是,圈子的扩大、更新,是一个人不断尝试一种新生活的必然结果。有了新圈子不一定要抛弃旧圈子;但是,没有新圈子,可能就不会有更丰富多彩的人生。换言之,追求事业的成功大多要不断更换圈子,追求做人的成功就不一定了。圈子有大小之分,有雅俗之别。但是,不论大小、雅俗,是圈子,进
圈子 2011年第23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