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肉的环境代价.docx吃肉的环境代价“畜牧业是造成当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养殖业产生的温室气体甚至比交通运输所产生的还要多”“畜禽粪便已经成了中国的主要污染源之一。”2006年年底在杭州举行的欧洲全球生命科学计划食品研讨会上,浙江大学农学院环境工程系副教授吴伟祥不无忧虑地说。这位学者引述的数字表明,全国各地畜牧业每年产生的畜禽粪便达27亿吨,。他说,仅浙江一省,以900家中等规模以上的养猪场、奶牛场和养鸡场为主导的畜牧业在2000年产生的畜禽粪便就达2670万吨,(COD)(BOD)――两个表示水质污染度的重要指标;此外还含有大量其他污染物,如总磷、氨氮和总氮等。“由于这些物质大都未经处理即排入水中,畜禽粪便已经成为浙江地表水的主要污染源之一。由于处理设施和处理能力都非常有限,%的畜禽粪便作为肥料施用到农田,而经过处理排放的畜禽粪便仅占5%。”吴说。根据中国农业大学程序教授的研究,全国2万多大中型畜牧场中,安装了粪便处理设施的只有3%。环绕城市的新污染源有关部门的统计数字显示,。在很多人为中国人均肉食消费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日渐缩小而欢欣鼓舞的时候,一些农业专家发出警告:虽然这场“畜牧业革命”对改善中功不可没,但是我们也要警惕它的负面影响。令很多人意想不到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大规模工厂式畜牧场对环境的污染。程序教授说,当中国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开始引进集约化养殖系统以解决肉、禽、蛋、奶供应不足的问题时,很少有人预见到这样的“畜牧业革命”给环境带来的危害。由隶属于欧洲生物技术联盟的欧洲全球生命科学计划组织发起的这次研讨会,吸引了来自欧洲、美国、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中国的30多位农业经济学家和畜牧兽医专家,集中讨论迅速工业化的畜牧生产给人类提出的挑战。作为研究中国农作制度的专家,程序教授说,进口的密闭式动物喂养系统虽然生产力很强,效率很高,但是它打破了传统养殖业中作物栽培、饲料生产和粪肥处理的那种有利于生态的内在联系。程的研究表明,工厂式畜牧场对中国大陆猪肉、鸡蛋、肉鸡和牛奶供应的贡献率,在1979年还几乎为0,而到90年代中期,国内15%的猪肉、25%的鸡蛋、40%的肉鸡和50%的牛奶都是由这些新兴产业提供的了。“这些畜牧场大都建在城市周边,它们所产生的大量畜禽粪便很少经过处理就排放出去,造成了对水和空气的污染。”他说。清华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的一个联合调查发现,流入我国淡水湖中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三个湖泊――云南的滇池、安徽的巢湖和江苏的太湖――的氮、磷等养分总量中,农业生产占滇池的近70%,巢湖的60%,太湖的35%。程序说,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畜禽排泄。联合国粮农组织“畜牧、环境和发展”项目协调员海宁?斯登费尔德(HenningSteinfeld)指出,“畜牧业是造成当今最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养殖业产生的温室气体甚至比交通运输所产生的还要多。”他说,饲料作物生产中产生的氮、农药残留,畜禽粪便排出的氮、病原体和药物残留等,在全世界造成的污染都极为严重。在美国,畜牧业导致55%的水土侵蚀,使用37%的杀虫剂,排入水中的氮和磷分别有32%和33%来自畜牧业。斯登费
吃肉的环境代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