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历史人物评价教学历史教学任务是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培养他们运用所学知识正确剖析、综合、评价社会历史问题与历史人物能力,帮助他们树立科学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使他们健康成长为祖国现代化建设有用人才。如何发挥历史人物评价教学在历史教育中作用,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共同剖析问题。我对历史人物评价教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重视历史人物评价教学作用 1 重视历史人物评价教学,有益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积极性与主动性。历史本身是生动具体,教师若以人物为核心来组织史料,运用生动形象历史语言进行教学,历史场面则得以再现,人物风采则得以展示,再对人物作出恰当评价,引出一定道理与哲理,就会有很好效果。例如讲唐太宗时,我补充了下面史实:有一次,魏征上朝与太宗争吵,唐太宗回宫后大怒说:“总有一天我要杀了这个乡巴佬。”长孙皇后忙问想杀谁?太宗答是魏征。皇后回内室换朝服拜于堂前。太宗讶问何故,皇后道:“我听说英明天子才有正直大臣,魏征忠直,正说明陛下是明主,我怎能不贺呢?”太宗转怒为喜。这段史实展现了魏征忠厚刚直,长孙皇后聪颖贤惠,唐太宗明睿通达。学生听后加深了对“贞观之治”印象,而对其出现原因也有了更深刻理解,同时增强了教学生动性与趣味性,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 2 重视历史人物评价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剖析能力,实现教与学相得益彰。历史本来就是复杂多样,历史人物也往往具有复杂性与多重性,历史教学中注重对人物剖析评价,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理,提高学科剖析能力。例如,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者无几矣,又说,(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免于亡秦之祸。指出汉武帝在军事、役使百姓与加强思想控制三个方面与秦始皇类似之处。比较秦皇、汉武这些类似之处,说明为什么会导致秦亡汉兴不同结果。此题难点在第二问,如果学生按照评价人物基本要求,从秦始皇、汉武帝所处时代(历史唯物主义观点)、个人因素(主观动机)、结果(生产力标准)等方面寻找出差异,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3 重视挖掘历史人物评价思想内涵,能够极大地激发学生爱国热情,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品质。中国历史上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有“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有“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等等。这些在历史活动中留下深深烙印人物,本身所具有品格是值得后人称道与学习。素质教育强调德育渗透,而在历史人物评价教学中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着得天独厚优势,它能够培养学生形成崇高品德与情操,教育学生追求真理,树立远大理想;刻苦学习,严谨治学;从历史人物成败得失中获得启迪与借鉴,从反面人物身上接受历史教训,从而使历史学科育人功能得以充分体现。二、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人物评价原则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评价人物了解一个时代。作为教师,必须指导学生以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态度,实事求是、全面地评价历史人物。这是一个总原则,而具体评价要求遵循以下几点: 第一,用生产力标准。如果历史人物社会实践活动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推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就应该实事求是地予以肯定;反之,就应该指出其不足甚至否定。如评价隋炀帝,他奢侈腐化,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发动战争,激化了社会矛盾,在隋末农民起义中被杀;他修建大运河,沟通了南北交通,加强了国内联系,但在主观上是为了享
浅谈历史人物的评价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