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寓情于文,感悟心灵.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寓情于文,感悟心灵【摘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国家对情感教育越来越重视。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一些老师忽视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他们往往重视认知教育,热心于讲述知识宽度,表面,忽视知识深度内涵,具体表现就是唯分数论。学生被动学习,成了学习的奴隶,敷衍应付在课堂上一定程度的存在着。因此,开展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此时显得尤为重要,不得不引起广大教职人员的重视。为此,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情感教育的有效途径,仅供学习和交流。【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有效途径【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2-024-010前言情感教育指的是教师通过在课堂上主动以饱满的情感去引导激励学生,使学生感悟情感,体味人的真善美,感悟心灵,美化心灵,从而达到教育目的的教育。它是学生人格教育的至关重要内容。情感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内容,它对于小学语文教学更是尤为重要。小学语文教学,学生要学到知识、还要通过情感教育获得真善美的认知基础,为以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打下良好根基。从而使之后走上社会,发展积极地人际关系、社会关系创造良好的条件。一、教师领会课文的丰富情感并传导感染学生小学生的年龄小,身心不成熟,对课文所要表达的情感因素,往往不能准确无误地全面的领悟深刻的理解。教师是小学语文课堂教育的引导者,更是担当了课堂教育的灵魂角色。这就要求教师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教师在课前备课时,全面深刻的把握文章情感因素;二是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将情感因素贯穿于全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寓情于文,带入其中。以课文《丰碑》举例,教师不妨引导学生领悟情境:“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仿佛可以看到红军战士们矮小佝偻着身子在冰天雪地里冒雪艰难前行的身影,课文中的“吞”字,更是可以看出我们的战士面临的环境的恶劣,天寒地冻,步履维艰,随时可能倒下,却没有人停下脚步放弃抗争,我们的战士的坚强果敢跃然纸上,一股对革命先烈由衷的敬意油然而生;当将军发现没有棉衣冻死的战士就是自己要处分的军需处长时,将军愣在原地,对这个和雪山融为一体的军需处长敬军礼,前后剧烈的情感冲突,瞬间放大开来,一个坚强无私的解放军战士形象突显在面前,这就是丰碑!课文解析,通过情景带入,战士的丰碑就在眼前,仿佛将学生带入到课文中环境去,让他们获得如同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去敬畏眼前那座高于天际的丰碑。对革命先烈跑投入洒热血无私无畏的崇敬之情不知不觉间已感染到每一个人。二、注重师生情感交流进而建立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作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自己的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他”。必须指出,教学不仅是教与学的关系,更加是师生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交流过程。师生关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情感和学习兴趣。相信大家小时候都有这种经历,遇到自己喜欢的老师,对这位老师的课就很有积极性,课上思维活跃,成绩上升的很快。由此可见建立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语文教学不同于其它学科,它是一门交流的学科,它更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过程,建立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也就显得尤为重要。增进师生情感交流,建立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关键是教师自身角色的转换,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应当转换为学生学习的参与、促进、指导者。教师在学生课上、课外讨论,自我学习期间,应当通过加强自身学习,紧跟时代潮流,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寓情于文,感悟心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62389****
  • 文件大小39 KB
  • 时间2020-07-1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