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防空工程监理控制要点人民防空工程基本知识:人民防空工程基本概念人民防空工程:指战时防备敌人空中袭击,有效的掩蔽人员、物资、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存潜力的重要场所,是人民防空最重要的物质基础。人民防空工程的组成:按作用分:维护结构、防护层、防护设备、建筑设备、建筑装修等。按有效空间的防护功能分:主要为主体和口部。按有效空间的防毒功能分:密闭区和非密闭区。维护结构:能使建筑形成并能承载的构件或加固的围岩连成的组合体称为维护结构,人防工程中承受空气冲击波或土中压缩波直接作用的顶板、墙板和底板的总称。防护层:它是由维护结构外围能起防护作用的岩土或其他材料组成。按成因分为人工防护层和自然防护层。按回填形式可分为单层式防护和成层是防护层。能使结构和内部人员不受预定武器的影响的自然防护层称为安全防护层,其最小厚度称最小安全层厚度。在安全防护层下的结构属于非防护结构。防护设备:人民防空工程中主要用来阻挡冲击波、毒剂等从孔口进入主体的设备称为防护设备,包括防护门、防护密闭门、密闭门、活门、滤毒器等。能阻挡冲击波但不能阻挡毒剂等通过的门称防护门;与之功能相反的称密闭门;两种功能均具备的称防护密闭门。活门是用于通风或排烟口的防护冲击波设备。建筑设备:保障建筑有效空间达到预定环境标准所需的设备称建筑设备亦称内部设备,包括通风、空调、给水、排水、供电、照明等设备。高等级和大型平战结合的公共人民防空工程还包括柴油电站、电梯等;为提高人民防空工程的管理和保障水平还需要建设智能化系统。主体和口部:人民防空工程中能满足战时防护及其主要功能要求的部分称为主体,是工程中满足人员、物资、装备等战时所需要的防护和生存要求的部分。主体与地表面,或与其他地下建筑的连接部分称为口部。密闭区:人防工程能抵御预定的爆炸动荷载作用,且满足防毒要求的区域,对于有防毒要求的人防工程其主体均属于密闭区,亦称清洁区。非密闭区:人防工程能抵御预定的爆炸动荷载作用,但允许染毒的区域,亦称染毒区,应包括下列房间通道:扩散室、密闭通道、防毒通道、除尘室、滤毒室、洗消间或建议洗消间;医疗救护工程的分类厅、急救室、抗休克室、诊疗室、污物室、厕所;专业队装备掩蔽部、人防汽车库和电站发电机房等主体允许染毒的部分。人民防空工程的分类按战时使用功能分指挥工程、医疗救护工程、防空专业队工程、人员掩蔽工程和配套工程五大类。上述工程组成效能配套的人民防空工程体系。指挥工程:是保障人防指挥机关战时工作的人防工程,也是各级人防指挥所及其通信、电源、水源等配套工程的总称。它是人民防空指挥所机构在战时实施安全、稳定、有效指挥的重要场所,在人防工程中占据核心位置,是城市人民防空工程的建设重点。人民防空战时指挥体制贯彻条块结合、以块为主、以市级为重点的原则,实行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区、(县)街道四级指挥体制,并修建相应等级指挥工程。2)医疗救护工程:是战时保障各专业对掩蔽和执行勤务而修建的人防工程,按医疗分级和任务不同分为三等:一等为中心医院,二等为急救医院,三等为救护站。3)防护专业队工程:是战时保障各专业队掩蔽和执行勤务而修建的人防工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防空法》的规定,防空专业队伍包括抢险抢修、医疗救护、防火灭火、防疫灭菌、消毒和消除沾染、保障通信联络、抢救人员和物资、维护社会治安等任务,平时协助防汛,防震等部门担负抢险救灾任务。4)人员掩蔽工程:是保障战时人员掩蔽的人防工程。根据使用对象的不同,人员掩蔽工程分为两等:一等人员掩蔽所,指战时为坚持工作的党政机关、城市生活重要保障部门(电信、供电、供水、供气、食品等)、重要厂矿企业和其他战时有人员进出要求的人员掩蔽工程;二等人员掩蔽所,指战时为留城的普通居民掩蔽工程。5)配套工程:是战时用于协调防空作业的保障性人防工程,主要包括:区域电站、区域供水站、人防物资库、人防汽车库、食品站、生产车间、疏散(通)道、警报站、核生化检测中心等工程。4、人民防空工程的防护性能:人民防空工程与普通地下建筑的根本区别就在于人民防空工程能抵抗一定威力杀伤兵器的破坏,即能在拟定的核武器、化学武器、生物武器、常规武器袭击和袭击后的城市发生次生灾害情况下,保障人员、物资的安全。人民防空工程对各种武器破坏因素的防护性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核武器的防护:核武器是利用核裂变反应(原子弹)或核聚变反应(氢弹)在瞬间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从而达到大规模杀伤人员和破坏城市设施的一种现代武器。原子弹和氢弹统称核武器。核武器爆炸一般会产生六种杀伤破坏因素,即热(光)辐射、空气冲击波、早期核辐射核电磁脉冲、放射性沾染和核爆地震动等。5、人民防空工程等级人民防空工程防护级别,按照防护不同类别武器,可分为三种:防核武器抗力级别:是反应人防工程能抵御核武器袭击的能力,它根据防核爆炸冲击波地面超压值大
人民防空工程基本知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