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耀州窑瓷器鉴定要点集萃.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耀州窑瓷器鉴定要点集萃.doc耀州窑瓷器鉴定要点集萃据《宋耀州太守阎公奏封德应侯之碑》载,耀州窑瓷器的烧造最早始于晋。考古发掘证明,唐代耀州窑,已开始成为具有一定规模的大型瓷窑。到北宋时,耀州窑又得到了更大的发展,烧制出了相当精美的青釉瓷,达到耀州窑鼎盛时期。在有些方面,耀州窑甚至超过了宋代汝、官、哥、定、钧五大名窑的瓷器。究其原因,主耍是因为它广汲各窑之长,并具有极为便利的水陆交通、充足的燃料以及优质的瓷土等优越条件。耀州窑是我国古代的著名窑场,是北方青瓷的代表,曾兼烧黑、白、褐、黄、花、酱釉瓷及唐三彩等,是古代北方烧制陶瓷品种最为丰富的一处综合性窑场。窑址以陕西铜川黄堡镇为中心,其范围包括上店、立地坡、陈炉及耀县塔坡一带。该窑创烧于唐代五代成熟,宋代鼎盛,金元延续,止于明代中期的十五世纪末,有800多年的连续烧造史。其产品质量、数量和工艺成就均达到很高水平,成为北宋六大瓷器窑系之一。耀州窑瓷器在民国以前绝少仿品,20世纪30年代起始有仿品岀现。近年则刻意仿古的制品日见兴盛,不少仿品在市场上流通,甚至已登堂入室,为某些博物馆所“珍藏”。因此,对耀瓷的真品和仿品的区别和鉴别,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吋侯。在鉴定时,耍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基本特征(―)唐代器胎特征:早期多呈深灰色,仅少数为灰、黄色,胎质比较粗糙,有颗粒状石英和少量较大气孔,烧成后往往有点状铁斑痕出现。盛唐青瓷,胎呈淡黄色,较粗糙,胎土不太均匀,内可见气泡和颗粒状物质。到中晚唐时,胎质渐密,胎色呈灰和黑灰色,胎土往往出现小的点状铁斑。器釉特征:盛唐青瓷,釉料不够精细,釉色青褐或青黄,透明度差,釉而往往缺乏光泽,甚至出现木光。中晚唐吋,青瓷釉呈灰绿、灰青或青中显灰色,釉薄,玻璃质感强,透明度好。3•造型特征:中唐以前造型较少,均为厚壁,以后造型渐多,器壁渐薄。4•装饰手法:贴花、绘彩、并开始划花和戳印花。5•装烧工艺特征:唐代主耍采用三足支垫方法,烧成后盘碗内底中心均留有三点烧痕。6•施釉特征:初唐施丁口下,后渐向下发展;中唐时,器外大部饰釉,仅晌下和器底露胎;中唐以前,施釉不均匀,见有垂釉和流淌现象。到晚唐,施釉部位再下,以至器外往往变为通体施釉。7•底足特征:早期以器壁厚不挖足(假圈足),到中晩唐时期,盘碗底足为流行的宽矮圈足(玉璧型底),这种玉璧型底的发展规律是,吋代早则挖足浅而少,所留玉璧足特别宽,时代晚则挖足渐深,玉璧足渐窄,晚唐时圈足演变为细窄的玉环底。在整个唐代,该窑底足都做大底,器底露胎。&产品特征:瓷器有,黑、白、青、黄褐、花釉、茶叶沫、外白内黑、外青内黑、白釉绿彩、白釉褐彩、素胎黑花、青釉下绘白彩、青釉黑彩、黑釉剔花填白彩、白釉褐绿彩等高温釉瓷,还有唐三彩、低温单彩釉和硫璃瓦等。(二)五代1•器胎特征:早中期为黑胎器,呈深灰、黑灰、铁灰、黑色等。胎外表施有较厚的白色化妆土。器表多不见唐器屮常见的黑点状铁斑。白胎器为稍晚期,质地相当纯净,色相当白,呈洁白或白中略灰色调,致密度与均匀度比宋器要差,不施化妆土。2•器釉特征:黑胎的青釉瓷,釉色为,暗蓝的天青色、微灰的湖青、湖绿、湖蓝等色,玻璃质感强,透明度好,常有开片,为裹足釉;白胎的青釉瓷,釉多呈淡青、淡天青、青口、粉青等色,少数呈湖青和湖绿色,透明度好,亦有开片,较黑胎器少,为该窑历代青瓷屮最为淡雅的瓷器。3•造型特征:多仿晚唐与五代的金银器皿,比唐代清秀,器物底仍较大。4•装饰手法:划花、剔花、贴花、戳花、捏塑、镂空、绘画化妆土(极少见到)。:早期采用一器一支垫(三足支垫)一匣钵进行单件支烧,烧成后盘碗满釉裹足上或外底心留有三点支烧痕,后来又发展为三点或一大堆托珠法,烧成后裹足釉的足底釉面上,留有三小堆托珠烧痕或底足粘满砂粒;晩期采用了刮掉足底釉的新方法。6•施釉特征:通体施釉到底,多饰裹足釉。7•底足特征:器物底仍较大,做玉环底,足多外撇。8产品特征:除青瓷外,兼烧少数黑釉、酱釉及白釉褐绿彩瓷。(三)宋代1•器胎特征:早期胎有深浅两种,深者为黑灰或铁灰色,外施化妆土,浅为浅灰色,不施化妆土,均多含有黑色铁质小颗粒和气孔;中期全部为浅淡灰白色,无铁质小颗粒,不施化妆土,但有明显的白色介面层;晚期和南宋多呈灰白色,少数有浅灰和土灰色,不施化妆土。2•器釉特征:早期多数为青灰或青黄色,少数有与五代近似的青绿和淡青色;中期儿乎都为橄榄青色,玻璃质晶莹、透明度好,釉面光泽度强,釉虽薄但硬度大,很少发现唐五代尚有的流釉、堆釉和干釉现象,很少见到釉面无光和橘皮釉现彖,胎釉结合非常紧密;晩期和南宋又出现了暗青、青绿、青黄、淡青、月白等多种色调。3•造型特征:造型清秀,底足渐小,作高窄直圈足,制作都很规整。:有划花(五代剔花和宋代刻花的辅助手法)、剔花(宋初尚有延续,中期后不见)、刻花、印花、贴花、捏塑、镂空。5•装烧工

耀州窑瓷器鉴定要点集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sssmppp
  • 文件大小89 KB
  • 时间2020-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