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 治理沙尘暴也要讲真话.doc蒋高明治理沙尘暴也耍讲真话中国有一流的生态学问题,但是没有一流的生态学家面对荒漠化和沙尘暴,科学家需要讲真话“蒋高明是个什么人,你认识他么?”某林业厅领导问某县副县长。该县长与蒋高明是好朋友,一听有人打听,还以为领导要他打听一个“名人”哩,忙不迭地说:“我们是好朋友啊。”“混蛋!”该领导一拍桌子,“下次再到你们县,把他撵出去!”5月4日,蒋咼明在位于北京香山的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生态楼的办公室里,绘声绘色地向记者描述这段对话时,还忍不住哈哈大笑。这个山东大汉一再声明这里没有演绎,全部是原话,只不过为了避免麻烦,他没有提具体的领导名字。“我现在可招人恨了,因为我就是喜欢抬杠,什么方舟子啊、赵南元啊,都写文章骂过我。但我懒得跟他们在文字上较量,一次都没有回应过。”他大手一挥,用力地呷了一口从云南带回的普洱茶。蒋高明,男,生态学博士,1964年9月16日岀生于山东平邑县,中研究员。对沙尘暴问题有多年研究经验,每年十数次深入沙源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进行实地考察,参与治沙实践,对防沙治沙工程主要依靠种树的模式提出了强烈质疑,多次言词激烈地呼吁改革治理思路。今年4月,关于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的“林草之争”,终于暂时告一段落,京津风沙源工程由林业局转手发改委牵头,算是以蒋高明、韩同林等科学家为代表的科学界,对过去治理“以林为主”思路之不合理性的质疑的胜利。如果说“林草之争”算是一场“战役”,那么这只是蒋高明连绵不断的战役中的一场,而且算是他的“加餐”。蒋高明近年在各种媒体上发表科普文章几乎达到了每周一篇的频率,但这种文章他写得再多,也无法算作研究“绩效”。因为按照传统的绩效评价模式,他这个级别的研究员每年必须要在规定的学术类杂志上发表5篇科研论文。“高调做科普的一线科研人员”,对于媒体送给他的这个头衔,蒋高明有些小小的得意,好像已经忘了自己因这种做法而吃的苦头。蒋高明的科普文章内容基本都是反对在草原上造林,鼓励利用自然力恢复自然。这个思路被内蒙古某旗原党委书记赞同,2003年,该旗与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签订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协议,项目费用35万元,由蒋高明负责,首批经费10万元很快到位。但是,该旗后来新换的领导迫于上面的压力,停止继续执行合同,结果造成蒋高明领导的研究组经费一度出现赤字,2004年他的绩效(中科院里绩效是国家工资的2倍)停发。这件事情后来被蒋高明称为自己呼吁自然力退化、断人家财路、引火烧身的一个例子。在植物研究所内部,身为首席研究员的蒋高明也未见得是受欢迎的角色。当他大力提倡“自然力恢复”的时候,同一研究中心的一名研究员就对他说:“老蒋,你千万别这样说,如果人家知道了我们什么都没有做,草就长起来了,那要你科学家干什么?”蒋高明当时回敬他:“如果我们什么都做了,还没有做过大自然,那耍你科学家干什么?”蒋高明说,面对日益严重的荒漠化和沙尘暴问题,科学家站出来讲真话才是最重要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一开始由国家林业局牵头,但现在已由国家发改委牵头,以前林业局这个副部级单位没有调动几个大部级单位、覆盖几个省区的能量,现在改由发改委牵头后,事情好办多了,利益关系也明晰了。“这个事情总算是有了很好的势头,”蒋高明在办公室里踱来踱去,一开始有点欲言又止,但最终按捺不住地从角落里翻出一个3米长的大纸卷,一展开,原来是即将在内蒙古开工的一个生态平衡资源利用项
蒋高明 治理沙尘暴也要讲真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