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经常地, 我会在企业中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当企业的内部管理出现问题的时候, 老板第一个想起来要追究责任的部门通常都是人力资源部。那为什么受伤的总是 HR? 同时,我也经常在 HR 的专业场所发现这样一种现象:当我们的 HR 从业者们讨论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时,总是会自觉不自觉地陷入到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的寻找和讨论之中。甚至, 更多的时候, 我们还会“执着于”对某一个具体的工具、方法、技术的优化之中。我们的人力资源似乎总是在忙着“埋头拉磨”, 而忘记了“抬头看天”。即便偶尔有人谈起“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的时候, 也往往会流于一种原则性, 甚至是期待性的“高谈阔论”, 似乎“让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的战略合作伙伴”不过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共产主义理想”。但是, 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难道永远只是一个“成本中心”?永远只是一个“二线部门”?永远只是一个老板意图的“传声筒”和“执行器”吗?甚至永远都是管理不善的“替罪羊”和“出气筒”吗? 如果不是, 那么, 真正的人力资源管理又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人力资源管理者们到底应该做些什么?到底应该从哪些方面去努力和实践,来寻找自己的未来和价值? 最近我亲身遇到的一些案例和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引发了我的上述思考。我愿意将我的观察与思考与大家共享, 作为引玉之砖, 一同来探寻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真正应该拥有的未来。案例与观察:人力资源管理的迷思迷思之一:企业发展了,管理如何与企业一同发展? 典型案例: 前不久, 一个传媒企业的老总, 带着她的主管人力资源的副总裁、人力资源总监来我们公司拜访, 一个关键的核心议题就是——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 可是企业的管理方式还是当年“游击队”时候的做法, 于是, 老员工的激励、新员工的吸纳、新员工吸纳后的融入与训练、员工的业绩管理和评估、公司的治理结构和运行管理机制的建立等等一系列问题都出现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到底应该做些什么才能让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整个管理机制能够适应、甚至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而不是像现在这样,制约企业的发展? 迷思之二:高薪为啥留不住高端人才? 典型案例: 2010/03/15 的《北京青年报》的一篇报道说: “基金经理大逃亡尘埃尚未落定, 券商大牌分析师又开始抱团跳槽。”其典型代表就是“国金证券金牌分析师龚云华和周涛, 以及多名分析师齐齐转投齐鲁证券麾下。”同时, 改报还预言:“这在刚刚领完年终奖的投行业里,或许仅仅是个开始。”而对典型的“知识密集型行业”证券行业这无疑是“后果很严重”。面临同样困惑的还有万科的老总郁亮(他在接受《中国企业家》杂志访谈时说,“员工都开宝马、奔驰了, 到底该怎么才能激励和留住他们? ”) 和用友集团主管人力资源的高级副总裁郭延生( 他在接受《世界经理人》采访是说:对于那些决定企业竞争力的人才而言, 企业其实已经没有了“培训他们的能力”、没有了“用金钱刺激他们的能力”。事实上,早在“ 2007 年的 IT 业已不再是最热门的行业, 房地产、金融、外贸、旅游餐饮, 甚至在传统的农业, 高级管理者的薪酬水平都在上升”。) 迷思之三:大量的年轻求职者闲逛街头,企业却现“用工荒”典型案例: 在最近的电视报道中, 我们经常看到对东南沿海地区企业“用工荒”的连篇累牍的报道。企业采取了包括放宽企业的年

为什么受伤的总是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xj16588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