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供热定价成本监审中相关问题的探讨.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供热定价成本监审中相关问题的探讨该论文来源于网络,本站转载的论文均是优质论文,供学习和研究使用,文中立场与本网站无关,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如果需要分享,请保留本段说明。摘要:供热价格调整关系群众切身利益,供热定价成本应当按照“合法、相关、合理”的原则确定。由于供热方式、社会资金、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原因,供热定价成本监审工作比较复杂。本文从提高热电联产企业成本监审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严格核减不得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重视供热资产折旧计提问题等方面,探讨如何规范供热定价成本监审行为。关键词:供热定价成本监审:热电联产;入网费核减;折旧成本监审是政府价格主管部门通过审核经营者成本,核定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的行为,是政府制定和调整价格的重要程序,是价格监管的重要内容。供热行业是具有基础性、公共性、垄断性的重要特许行业,供热定价成本监审工作的质量,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应当按照“合法、相关、合理”的原则准确核定成本,并考虑消费者的承受能力制定和调整热价。但由于供热方式、社会资金、资产管理、会计核算等方面的原因,供热定价成本监审工作相对复杂。根据供热行业现状,本文对供热定价成本监审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一、提高热电联产企业成本监审工作的科学化、精细化、规范化水平热电联产企业投资体量庞大、专业性较强、生产管理复杂,兼营生产“电”、“热”两种商品,能否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分配电、热成本是准确监审的关键。监审工作“宜细、宜深、宜准”,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比例把各个方面、各个阶段的成本和费用在“热”“电”之间分摊。供热业务的专属费用直接归集为供热成本,能够划分清楚的供热专职人员的职工薪酬、热网部分设备折旧费、材料费、维修费由热力产品承担;供热与供电业务共同发生的燃料动力费用、材料费用、生产部门职工薪酬和制造费用依据“供热标准煤耗用比例”分摊;按照借款用途分清电、热占用借款所发生的借款费用应分别列入电、热费用,划分不清的按供热、供电业务的收入比例分摊;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税金及附加按照供热、供电业务的收入比例分摊,体现“配比原则”。价格主管部门应该加强和热电联产企业的沟通,建立热价成本动态监审的长效工作机制,通过数据核对、细化调查、实地走访、延伸审核等细致的工作,有针对性地引导、规范企业在生产管理和财务核算方面的基础工作,做到指标口径科学规范、核算精细准确、数据真实有支撑,最大限度还原热电联产企业中“热”产品的真实成本。二、“挤水分”、“减成本”严格界定不得计入定价成本的费用项目(一)核减不能计入供热成本的入网费是实际监审工作的难点国家发改委《政府制定价格成本监审办法》(2017年第8号令)(以下简称《办法》)规定“虽与监审商品或者服务生产经营过程有关、但有专项资金来源予以补偿的费用不得计入定价成本”。供热企业收取的入网费就是与“热”这种商品密切相关但有专项资金进行补偿的社会资金。企业入网费收入应当按照供热管网折旧年限分摊后予以核减;或者按监审年度企业入网费的“递延收益”冲减总成本。财政部《关于企业收取的一次性入网费会计处理的规定》(财会[2003]16号)规定“向客户收取一次性入网费用,应当记入“递延收益”科目,按合理期限平均摊销,分期确认为收入”。即供热企业应将收到的每笔入网费按管网使用年限分期核算计入当

供热定价成本监审中相关问题的探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8888u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