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地球的运动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Ⅰ地理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地球自转线速度的规律是自赤道向极地递减不同纬度地球自转线速度的数量关系是:υ=2πRcosΦ/Τ(海平面)υ=2π(R+h)cosΦ/Τ地球自转角速度呢?地球自转角速度的计算ω=2π/Τ地球公转的主要特征:总是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北极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公转轨道是椭圆形的,近日点是1月初,远日点是7月初。地球公转速度的特征是:近日点快,远日点慢。问题:()()()××√跳转赤道地轴●ArФФ地球表面任何一点与地心的连线同赤道平面的夹角就是当地的地理纬度。r=RCOSФR◆BHr′r′=(R+H)COSФ在一恒星日中,地球自转,在一太阳日中,地球自转;地球自转和公转方向相同,则太阳日恒星日;反之,太阳日恒星日。360°360°59′大于小于恒星如果地球自转与公转方向相反,在一太阳日中地球自转小于,在一恒星日中地球自转为。360°360°综上分析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应当是日。应用:平均太阳日就是一天;平均太阳日与恒星日的差异决定恒星每一天比前一天早出现约4分钟。规律:背对水平物体运动方向,在北半球向右偏,在南半球向左偏,在赤道上不偏。概念: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叫做地转偏向力;特征:它与水平物体运动方向垂直,在北半球指向右,在南半球指向左。大小: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加,赤道上没有地转偏向力。赤道昼夜产生、昼夜更替的原因是什么?昼夜更替的周期:一个太阳日;昼夜更替的意义:生物节律、地球温度。总以太阳日为昼夜更替周期的范围在南北极圈之间。昼夜半球的分界线:晨昏线随地球自转自东向西移;基本将地球平分。跨360个经度。晨昏线又分为晨线和昏线,各跨180个经度。如果线段ab表示昏线,a(70°N,45°E),则b点的地理坐标为();ab的中点的地理坐标是();现在ab两点纬度的变化范围是。地轴a●●b赤道a●●b●c●d70°s,135°w0°,45°w135°E[°,90°],沿某一纬线,从西向东运动的物体向(左、右、东、西、高纬度、低纬度)偏或不偏;沿某一经线从极地向赤道运动的物体向(左、右、东、西、高纬度、低纬度)偏。,最佳位置是(左、右)岸。,该国应选择的发射角度是(正南、偏东、偏西、偏北)方向。,许多人在沙中淘金,你认为在(左、右)岸的淘金人收获大。:( )A、只有公转,没有自转B、没有公转,也没有自转C、自转和公转同步D、只有自转,:( )A、低纬度地带B、极圈以内C、回归线到极圈之间D、南北回归线之间BCB低纬度西左偏东右地方时与区时地方时的计算:某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经度差÷15°/小时某地的地方时=已知地点的地方时±经度差×4分钟/经度(某地在已知地点的东方则加,在已知地点的西方则减)经度差的计算方法:①如果两地都是东经多少度,经度差就等于两地经度度数之差,度数大的在东,小的在西。②如果两地都是西经多少度,经度差就等于两地经度度数之差,度数大的在西,小的在东。③如果一地为东经多少度,另一地为西经多少度,经度差就等于两地经度度数之和,东经度在东,西经度在西。(1)同一经线上地方时相同。(2)东边经线的地方时总是比西边的早。(3)经度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经度相差15°,地方时相差1小时。例题:已知北京与兰州地方时差49分44秒,兰州的经度是103°53′E,求北京的经度。(116°19′E)时区的划分:①全球分为24个时区,东12区和西12区合为1个时区,°°。②某一经线所在时区=这一经线的经度÷15(4舍5入取整数部分,是东经度则为东几区,西经度则为西几区)③某时区中央经线的经度=15×时区序数(是东时区则为东经多少度是西时区则为西经多少度。)时区的划分区时:①概念:各时区都以中央经线的地方时做为全区共同使用的时刻这就是区时。②各时区中,各地的地方时最多相差小时。相邻时区的区时相差小时。③某时区的区时=已知时区的区时±时区差×1小时/时区(某时区在已知时区的东边则加,西边则减。)④时区差的计算方法:⒈如果都是西时区或东时区,则时区差为时区序数之差;若为东时区则序数大的在东,小的在西;若为西时区,则序数大的在西,小的在东。⒉如果一个是东时区一个是西时区,则时区差为时区序数之和;东时区在东,西时区在西。⑤区时的实际
地球的运动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