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雨霖铃课件.ppt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雨霖铃柳永东坡在玉堂日,有一幕士善歌,东坡因问曰:“我词何如柳七(即柳永)?”幕士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东坡为之绝倒。——俞文豹《历代诗余引吹剑录》“豪苏腻柳”苏轼柳永豪放阳刚之美粗犷豪迈雄伟刚劲,给人惊心动魄崇敬景仰之情得阳刚之美者如霆如电如重山峻崖如长风出谷如决大河如奔骐骥婉约阴柔之美秀雅恬静安适柔媚,给人心旷神怡轻松愉悦之情如升初日如云如霞如烟如清风如幽林曲涧如珠玉之辉柳永1、北宋词人。第一个专业词人。2、原名三变,字景庄,后改名为永,字耆(qí)卿。3、排行第七,官屯田员外郎。世称柳七、柳屯田。为人放荡不羁,终身潦倒。4、词千首。多描绘城市风光、歌妓生活、羁旅行役、下层市民生活。善用民间俚俗语和铺叙手法。5、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6、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教学目标1、体会词中情感2、把握两种抒情方式:直接抒情借景抒情3、学习词虚实结合的艺术特点解题《雨霖铃》这一词调,本来是唐太宗时教坊大曲名,一作“雨淋铃”。来源于唐明皇李隆基与其爱妃杨玉环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唐明皇在南下逃亡的途中,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已在马嵬坡缢死杨玉环。后唐玄宗入蜀,到了斜谷的时候,霖雨连日,他经过秦岭栈道,耳闻铃声,勾起了往事,于是创作此曲悼念杨贵妃,寄托哀思。曲调自身就具有哀伤的成分。写作背景此词应为词人从汴京南下时与情人的惜别之作。作者当时由于仕途失意,心情十分压抑,决定离开京城到外地去,但一想到从此将不能跟心爱的人生活在一起,失去爱的慰藉,便觉得痛苦万状。这首词就集中反映了他这种复杂的心情。整体把握上片主要是写离别时难分难舍的情景。下片主要是写别后的孤寂凄清的情景。作者选择了什么样的意象来表达情感? 这些景物对表达情感有什么作用?寒蝉长亭骤雨实写——长亭别离烟波暮霭杨柳晓风残月虚写——羁旅长愁渲染凄清意境,烘托人物感情。“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这一句作者交代了送别时的时间、地点、天气情况,用“寒蝉”“长亭”“骤雨”三个独立的画面构成一幅秋雨黄昏送别图,渲染了分别的气氛,融情入景,准确地传达了一种凄凉的况味。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伤感、无可奈何。

雨霖铃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qiang19840906
  • 文件大小643 KB
  • 时间2020-08-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