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感统训练的重要性高新区翰林幼儿园徐夏平摘要:有许多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差、做作业拖拉、多动、紧张、胆小、退缩、爱哭、不合群、吃饭挑食或暴饮暴食等性格障碍而头疼。过去,有的人将这些问题诊断为多动症,给孩子吃药、打针等,但效果甚微,还可能造成某些后遗症;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是有意不听话,对孩子又打又骂,造成了孩子的身心创伤。近年来,感觉统合发展不足引起的学习困难愈来愈多。针对这些问题笔者对60名2到3周岁的孩子进行了感觉统合能力评定,发现在学前教育期间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感统训练十分必要。关键词:感觉统合失调感觉统合训练成因分析训练方法训练器材在孩子的长成过程中,家长和教师最关心的就是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有些孩子脑子并不笨,就是在学习的某些能力方面有不同程序的障碍,例如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暂、写作业拖拉、粗心大意、书写困难、阅读困难、计算粗心、情绪不稳定,等等,靠传统的教育方法也不奏效。心理学家研究发现。这样的孩子并不是多动症,也不是智力或生理问题,而是感觉系统出现了问题,是训练不足而出现失调。这种症状被称之为:“感觉统合失调”。一、什么叫感觉统合?感觉统合就是机体在环境内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介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作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我们本身的反应,又是一个新的回馈刺激,提供大脑有关我们行为的信息,帮助我们发展出更有效的行为反应。籍着这种持续不断的感觉统合过程,大脑的分工愈来愈精细,功能愈来愈好,个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也就愈来愈强。感觉统合的定义人类的各种感觉是大脑和身体相互协调的学习过程,几乎有80%的学习是在婴幼儿时期进行的。因此,应该重视孩子的早期运动能力训练。若孩子出现感觉统合失调现象时,会对孩子今后的学习、生活、活动带来不便,因此家长应对这方面加以重视。感觉统合训练是通过特殊、专业的器械,配上特殊设计的活动刺激矫正失调孩子的神经系统的不协调现象综合起来说,感觉统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组织功能。(2)检索功能。(3)综合功能。(4)保健功能。三、,过分好动,也即专家所说的儿童多动症,据统计,我国患此症状的儿童在1—10区间。,语言能力与皮肤触觉、前庭感觉、运动企化能力都有相关的联系,感觉统合训练不足则会影响这些能力的正常发展,那么语言能力也随之会出现障碍。,触觉防御过当,缺乏对外界事物的信任感。、不协调,尤为表现在双侧统合能力及动手能力方面。,一旦幼儿受到挫折,就十分沮丧,心灰意冷。,与同伴很难建立互助合作的关系,表现为不和群。基于感统失调原因理论,笔者对进入学前教育的儿童进行了抽样调查。样本为苏州市范围内,就2周岁到3周岁这一年龄段随机抽样60个儿童,让家长填写了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做了前庭、触觉、本体三项)。儿童感觉统合能力评定量表的评定标准是:小于40分为轻度失调,小于30分为中度失调,小于20分为重度失调。其中55位家长给我反馈了信息。从被测者看,55个被测试儿童中有26人没有感觉统合失调,20人一个项目感觉统合失调,6人两个项目感觉统
幼儿感统训练的重要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