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与生活》考核作业
学校:海南大学
课程名称:二十四节气与生活
学年度:2012-2013学年度
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
班级:数学与应用数学2011级2班
姓名:侯小平
性别:男
学号:201**********
九月初九话重阳
摘要:九月初九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的重阳节,和其它节日一样,它也有它那神话色彩浓厚的传说。适逢秋高气爽,古人们都喜欢在这天登高,佩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这些节俗既体现了他们对生活的享受,又寄托了他们的美好愿望。古代的文人骚客更是在这一天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以寄托相思之情。今人们则更多的借着这一节日表达对老者的祝福,希望他们健康长寿,安享晚年。
关键词:重阳节来历风俗诗文感怀
农历九月初九,是我国“一年一度秋风劲”的重阳节。自从韩国棒子将端午节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后,如今中国但凡过个传统节日,各大媒体一定会对节日的来历,各地风俗进行连篇累牍的报道,各大商家也会趁此大赚一笔。比如说中秋节、清明节,各种月饼、各种粽子,那真叫堆积如山。个人觉得这两个节日不如改名叫月饼节、粽子节得了。当然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国力之强盛、经济之发达,吃饱是完全不成问题的。很明显,很多的传统节日都被世俗化了,很难说是好是坏。毕竟要普及,而普通民众的知识文化水平又确实是有限,如此看来俗化也是大势所趋,再说这些节日原本就被称为民俗,岂有不俗之理。但作为祖国未来的九零后的我们,弄清楚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东西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一知半解总是不好。小生不才,在此肃本清源,顺便展望一下它未来的轨迹。
重阳节的来历有一个神奇的故事。传说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代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访遍高山名川,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的指引帮助下,恒景终于被仙长收留。仙长教了他降妖剑术,又赠了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地苦练,终于练就一身武艺。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受辟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回了家。恒景回到家乡,到了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附近的一座山上,然后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冲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回合就把瘟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
其实中国的人文节日大多依托着一定的自然时序,在岁时节俗中,人们融入了较多的时季意识,因自然物候的变化而兴起对社会人生的感怀。九月节俗的原型之一是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作为古代季节星宿标志的
“大火”,在秋季九月隐退。《夏小正》称“九月内火”,大火星的隐退,不仅使一向以大火星为季节生产与季节生活标识的古人失去了时间的坐标。同时使将火奉若神明的古人产生莫名的恐惧,火神的休眠意味着漫漫长冬的来到,因此在内火时节,一如其出现时要有迎火仪式一样,人们要举行相应的送行祭仪。古代的祭仪情形虽渺茫难晓,但我们还是可以从后世的重阳节礼仪中
九月初九话重阳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