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内容提要:第十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03年10月281」通过了《屮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并将于2004年5月1起施行。这是一部旨在维护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保护人身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财产安全及其他合法权益,提高通彳亍效率的重耍法律,为社会备界所关注。虽然这部法律的内容主要是道路交通安全行政管理方面的规范,但其屮也有交通事故的处理和法律责任方血的规定。本报特约侵权法专家张新宝先生从侵权责任的角度对这部法律的相关规定,尤其是制度创新方血的规定进行分析,并对其适用屮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对策探讨。一、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道路交通安全法笫一百一I九条第五项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这不同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条Z规定:“木办法所称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的交通事故可以是因为“过错或者意外”而产生;而《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则仅仅规定“过失”一种情形。由于后者的这一规定,过去有人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或者仅仅是过错责任。道路交通安全法将交通事故的原因规定为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而不是仅仅指过失)和意外,确认机动车在道路上的运行是一种高度危险作业,道路交通事故的责任问题原则上应该按照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三条的规定处理: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囤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既不能一概适用过错责任原则,也不能一概适用无过错或严格责任原则。它确立了一个归责原则体系,对于不同主体Z间的责任承担适用不同的归责原则:(1)保险公司在第三者强制责任保险责任范用内承担无过错责任(第七I-六条);(2)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在特定情况下垫付受害人的损害赔偿,适用无过错责任(第I•七条、第七十五条);⑶机动车Z间的交通事故责任适用过错责任(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Z间的交通事故适用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第七十六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七十六条第二款)。在道路交通安全法出台之前,有些地方出台了关于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的地方办法。例如,1999年8月30U,沈阳市人民政府发布《沈阳市行人与机动车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同年9月101」施行。其中第八条至第十三条这6条规定的主要精神是:在行人违反交通规则导致交通事故发生时,如果机动车驾驶方无违章行为,行人负全部责任。这些规定被新闻媒体概括为“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由于此类规定事关道路交通事故屮受害人合法权益的保障、现行法律法规的正确适用以及能否切实贯彻保护弱者、保障人权和维护社会正义等基木法律理念,因此其一出台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的争论。道路交通安全法否定了“行人违章撞了白撞”,确立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时适用无过错责任或严格责任的原则,即使在受害人过失行为是引起损害发生全部原因的情况下,机动车一方也应承
交通事故的性质与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