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六下美术.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课题: 1 、明与暗课时: 4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教学目标: 1 、知识:通过观察、分析、比较,使学生初步掌握物体的明暗发现方法。 2 、技能:学生能初步运用明暗表现方法去观察、分析、描绘物体的立体感觉。 3 、情感:培养学生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教学难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教具准备: 1 、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 2 、射灯 3 、静物台 4 、投影仪 5 、范画两幅 6 、铅画纸一张( 4k) 、铅笔、美工刀。学具准备: 8 开素描纸,绘图铅笔、画板、橡皮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一)导入(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师: 同学们, 我们看教室两边墙上, 这些是美术兴趣小组同学们的素描作品, 你们能看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 师:对, 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那么今天我们就跟大家来共同学习新的一课“明与暗”。(出示课题) (二)新授: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有助于学生理解物体明暗的产生。) 师:我们首先来研究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写生灯) 你们来看, 这是一张白纸, 我们把它放在灯光下, 你来观察一下, 在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谁能想办法让这张纸产生明暗变化?(学生上台演示) 你是把它卷了一下,来观察一下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的变化。师:下面来看这位同学把纸折了一下,我们把它放到灯光下,有了什么变化? 师总结:对,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师:还有一位同学把纸揉皱了,看看它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师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时怎样产生的吗? 师总结:对了,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三)观察体会(设计意图:通过对实物的观察理解,加强学生对物体明暗认识与体验,并为下一步进行实践创作做准备。) 1 、同学们这里有一个石膏球体,我们来观察,当光线照射的它时,我们会发现什么?(出示石膏球让学生思考、议论后回答) 总结: 光照后, 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你们再仔细看看, 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 暗部呢? 总结: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 灰面(即侧面受光面) ,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 ,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 ,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 ,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课件演示) 2 、刚才我们分析了球体的明暗变化规律,其实任何物体在光的照射下都会产生这些明暗变化,我们来找找看。(出示石膏几何体让学生观察) (四)主动参与(设计意图:演示绘画方法,给学生直观印象。) 下面老师就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 1 、第一步是整体观察分析,要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 2 、观察好了就可以起稿了,用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接着画出明暗交界线、投影; 3、然后就可以铺大色调了, 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 注意: 用直线排成块面, 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注意近实远虚。) 4 、最后进行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设计意图:给学生营造一个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 作业设计: 1 、学生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出明暗素描,教师进行巡回指导 2 、注意把握以下问题: A 、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 B 、明暗交界线不准; C 、投影不准; D 、排线问题; E 、反光太亮。四、欣赏讲评(设计意图:给学生一个师生交流、生生交流的平台。) 教师把学生完成的作品摆放到前面,全体学生欣赏讨论,然后说出自己的观点。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 知道了怎样运用明暗变化表现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 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 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六、拓展: 观察其他几何体在光照射下其结构特点及明暗变化,并进行写生。教学反思: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懂得写实素描石膏几何体写生的意义。了解物体在光的照射下, 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关系。把这种关系画出来, 就能表现具有立体感的物体。学生在课上都能认真观察, 仔细写生, 因为初次接触素描绘画, 所以有的学生还不太能绘制线条,但是大部分学生对型掌握得还算可以。课题: 2 、寻找美的踪迹课时: 2 课时学习领域:造型表现综合探索教学目标: 1 、知识:认识肌理,从

六下美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jianjian401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3-31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