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编辑手语:免疫愤怒病毒第一节:至少 80% 的父母需要掌握这本书的要领吸引力法则有一个观点: " 只要你心里强烈地想,你所想要的就会被吸引到你身边。" 听起来有些荒谬, 但世界就是不可思议, 就是如此奇妙。正当我愤怒于读三年级的顽皮儿子的种种行状、为此而烦恼的时候, 这本教人应对愤怒病毒的书就来到了我的身边。编辑完本书, 我学会了有效控制过去非发不可的愤怒、孩子制造的可令我一触即发的愤怒, 乃至身边诸多恶劣现象所勾起的无名怒火。对照这本书,反思自己 30 多年的人生经历,我切身验证了愤怒病毒不仅会危害自己的身心健康, 而且会代际遗传、祸及后代; 同时, 按照作者亚伦博士的思想, 亲身实践愤怒管理的方法后, 我证明了自己能够让愤怒这种病毒永远处在休眠状态。认真地阅读这本书, 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控制自己习惯性的愤怒情绪, 如果你能仔细的领会书中的重点标注字眼, 学习一种新说话方式, 你的受益将更大。因为大多数愤怒的诱饵就发生在那几个关键的字眼上。尤其是作为父母, 那几个关键字眼对孩子的心灵伤害恐怕比原子弹的杀伤力还要厉害。随着儿子渐渐长大, 尤其是他上了小学之后, 不知道是我的宽容越来越少了, 还是孩子越来越顽皮了, 我们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了。他不能在我下班之前做完作业, 我会大发雷霆; 他不收拾玩具或玩起来没完没了, 我会怒发冲冠; 甚至他不能在 5 分钟内刷完牙, 我也会火冒三丈; 我的狮子吼就这样伴随着孩子进入了独立意识越来越强的小学三年级。并非唯我如此, 这幅景象大约是拥有成长期孩子家庭的常见风景了。封面这幅画就是我的儿子在 1 年级的时候画的, 当我第一次看到它时, 我全身不禁哆嗦, 难道这就是儿子眼中的爸爸吗?我记的毕加索说过, " 学会像一个 6 岁的孩子一样作画,用了我一生的时间。" 毕加索在 46 岁时完成的著名作品《海滩玩球的泳者》,就极富天真意味。天真是什么?天真应该就是真实的反映, 反映的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因为家有一个暴躁的父亲, 我年幼的孩子观察到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两面性的人,怎能不叫人不寒而栗? 直到某一天, 我又开腔斥责孩子的时候, 我突然感觉到自己的无力和空虚, 因为从我嘴里冒出的话好像并没有经过我大脑的思考, 而只是一种习惯的、机械的但又似曾相识的重复。片刻的灵魂出窍之后, 我不禁打了个冷战, 真是太可怕了。事情是这样的: 某个周末下班回家, 儿子光惦记着跟小朋友玩, 把作业忘得一干二净, 才做了一点点, 我怒从心头起, 霎时沉下脸来,儿子大约是见惯了我的这种面目,用祈望的眼神、满脸讨好向我央求: " 爸爸, 明天是星期六, 明天我再做作业, 可以吗? " 我冷冷地说:" 可以啊, 后天不做也可以, 永远不做都可以。" 儿子听完后眼泪在眼眶里愤怒地打转,但莫名的屈辱令他下决心不让眼泪流出来。看着他愤懑的表情, 我仿佛被电击了。" 可以啊, 后天不做也可以, 永远不做都可以", 这语气、语调, 这讽刺、挖苦的味道, 不正是我的父亲当年对我说的话吗, 今天的我怎么又把这些话劈头盖脸地扔给了我的儿子?而且我还清楚地记得末尾应该还有这么一句, " 永远不做都可以,你就可以回家种地了"。我开始意识到, 多么可怕的遗传啊! 我不仅遗传了来自父母的生物基因, 还有生活习惯、人生经验, 乃至说话的语气和遣词造句的方式等等许多的东西。并且看这个情形, 我的儿子将来也毫不例外地会将这些传给他的子女。多么令人敬畏的遗传, 多么可怕的" 家教"。我幼时的家庭并不安静, 儿时的不快让我发誓要给自己孩子一个宁静的家庭。但此时, 我意识到我未能如我所想成为一个好父亲, 父亲似乎把坏脾气这种病毒也遗传给了我。随着我儿子年龄的增加, 愤怒这种曾经为害父亲的病毒也如野草一般在我心中滋生蔓延。我的生命这是怎么了? 我坚决不能把病毒再传给我的儿子, 我自己摸索着开始了艰难的改进。机缘巧合, 我得以担任这本书的责任编辑, 读着读着, 越发觉得如释重负, 这不正是作者超越时空对我的愤怒情绪进行诊疗吗?作者对那些引起发怒场景的描述不正是我的亲身经历吗?亚伦博士的愤怒管理方程式不正是自己正在探索的管理愤怒的方法吗?我相信, 如果我们按照亚伦博士的方法去做, 我们这一生将有望令愤怒病毒休眠。更为重要的是, 我们必须把愤怒-- 这个人生和事业成功之路上的绊脚石清除掉, 而不要空抱怨命运不公平, 让愤怒病毒继续影响我们的后代。第二节:谁需要读这本书基于" 二八法则" 的应用, 加上自己近几年来对上百个家庭的旁观, 愤怒确实不会发生在每个家庭,或许至少有 20% 的家庭是不会愤怒的,这也许是因为他们从一开始就找到了治理家庭愤怒的方法, 也许是因为他们幼时的家庭就素养极高。但无论如何, 大多数家庭是有必要阅读本书的。我的岳父退休之后以给别人看手相为
不愤怒的世界(别让你的坏脾气毁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